北大微讲堂:品位与职位──中国古代官阶的历史变迁
- 资料大王PDF
-
0 次阅读
-
0 次下载
-
2024-10-27 14:16:53
微信
赏
支付宝
文档简介:
正文
一、古代官阶研究的理论建构
二、历代品位结构变迁略说
三、品位分等与职位分等
附录
主讲人介绍
正文
一、古代官阶研究的理论建构
今天我的讲座内容是“品位与职位——中国古代官阶的历史变迁”。
历史专业的同学可能了解一些我的研究。同时,我也非常期待能与非历
史专业的同学交流,由此得到更多灵感。
我有三种专著以官阶为题,即《品位与职位──秦汉魏晋南北朝官
阶制度研究》、《从爵本位到官本位──秦汉官僚品位结构研究》和
《中国古代官阶制度引论》。最后一种即《中国古代官阶制度引论》,
其写法已超出了史学范围。在这部书中,我试图从中国古代的官僚等级
现象中,提炼出若干一般化的概念,构建一个系统化的理论框架。对我
来说,这是一个寻求个人学术突破的尝试。历史系学生可能不很习惯这
种归纳性的写法,社会科学专业的学生对古代官阶又可能感觉冷僻,所
以,我希望利用种种机会来阐释我的工作。
与其他传统社会比较而言,中国古代社会的特点,是它更高的行政
化程度组织化程度,以及更浓厚的“官本位”色彩。“行政化”是就其管理
方式而言的,“组织化”是就其结构形态而言的,“官本位”是就其身份体
制而言的。皇帝是通过一个官僚体制来进行统治的。西文中的“官僚
制”bureaucracy这个词,也被译为“科层制”,“分科分层”是官僚体制的基
本结构特点。各种官职,都被配置于科层体制的不同位置之上。同时,
任何组织都不仅仅由“职位”构成的,它也是由“人员”构成的。就是说我
们所面对的,有一个职位结构,还有一个人员结构。二者都需要分等分
类。大量制度性的问题,就发生在职位结构和人员结构二者之间。
举一个例子:在现代行政组织中,人员结构和职位结构通常是匹配
的,一个萝卜一个坑,一个人一个职位。但古代可能就不是如此,王朝
的人员结构通常都大于职位结构。所谓“职事官”,即有权有责之官,只
是“官”的一部分而已。还有很多人拥有官号名位,但不承担日常行政职
事,却也是“官”。所谓“散官”就是这类官职之一。而且,拥有王朝名号
的人,也不一定就是“官”。因为王朝官爵经常向民众广泛颁授,名号的覆
盖范围广及于民间。
了解品阶勋爵,对于了解古代政治体制的特点、古代社会的特点,
都有重大意义。甚至可以说,“行政化社会”的特点,在现代中国依然故
我。我读过二三十种社会学报告,它们对中国社会分层有一个共同的认
识:干部的行政级别,是中国社会分层的主干性尺度之一。美国的文官
有十八级,但这个十八级跟社会分层没多大直接关系。而中国社会,学
者几乎众口一词的认为,干部的行政级别影响社会结构。其实,中国古
代已是如此了。
现在给大家展示一下历代位阶结构变迁的情况:
周代有......
评论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