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越人力:六个寻找作者的剧中人——诺贝尔文学奖文集
- 资料大王PDF
-
0 次阅读
-
0 次下载
-
2024-07-14 16:15:59
微信
赏
支付宝
文档简介:
目录
得奖评语
第一幕
第二幕
第三幕
第四幕
皮兰德娄作品年表
得奖评语
他的作品既高雅气派,又绚丽多彩,体现了新异的诗人灵性和
珍贵的赤子情怀。
颁奖辞
瑞典学院常任秘书
阿夫.成尔宪
今年的诺贝尔文学奖又有好几位候选人等着瑞典学院来评定,
其中有些作家在欧洲是颇负众望的,然则,学院当局优先选择的是比昂
斯泰纳.比昂逊先生。我们今天很高兴这位光荣的作家能光临这场颁奖
典礼;按照往例,我必须先以客观的立场说明学院当局颁奖给他的原
因,最后才加进我个人的一些感想。
在瑞典的知识阶层中,比昂逊的名气非常响亮,他的为人与创
作,是不用我再特别宣扬的;因此,下面这场讲评我会尽量缩短。
比昂逊诞生于挪威北部的克维尼,从小跟着做牧师的父亲住在
一起,就听惯峡谷里淙淙的水声。童年末期,父亲调职,他也跟着迁居
到罗姆斯达山谷的奈斯塞特去,该地位于兰格优尔德、艾德斯瓦格和艾
理斯优尔德的通道上。
这片山明水秀的乡野夹在两个峡湾之间,在这里,他实实在在
地和自己的同胞交往,不自觉地爱上了质朴的农村生活,闲暇时,不但
喜欢到各处山颠水涯欣赏落日,甚至喜欢跟农人学耕作。11岁到莫尔德
上学时,功课平平,不过我们用这一点来衡量大作家是不对的,他当时
已经迷上斯特尔森、阿斯边尔生、欧连史拉格和英国史考特约小说。17
岁那年,他到奥斯陆去考大学,考了三年才通过。
比昂逊说他是1856年参加第一届阿普沙拉学生大会后才开始写
作的;他最初以精彩的文辞描写落日余晖下的李达尔霍姆教堂和夏天的
斯德哥尔摩京城。再以两周的时间写就《两场战事之间》(1857),跟
着又写了很多作品,其中以1857年的《阳光之山》最叱咤人口。此后比
昂逊一帆风顺,佳作频出,终于名声传遍海内外。
比昂逊不但长于戏剧和史诗,也长于抒情作品,《阿恩尼》
(1858)和《快乐的男孩》(1860)一出,他立刻成为当代的写实大
师;这些阴郁的故事中,人物是以中世纪那种冒险犯难的英雄角色出场
的;他确实有理由把农民看成北欧中世纪型的英雄,再轻描淡写地勾勒
出他们纯朴的举止仪态:这种笔法虽然稍嫌美化,但还不至于离谱太
远。
1861年和1862年,比昂逊分别推出历史剧《斯威尔国王》、
《救世者西戛德》及《西戛德奸雄》,写到后者的时候,他借着自己对
神祗奥希尔德的信仰而使全剧的气氛明朗起来,救星芬尼庇根终于在北
方的曙光中出现,令人雀跃不已。1864年的殉情剧《苏格兰的斯图亚
特》暨反映当代生活的剧本《主编》(1874)、《破产》(1874)都广
受好评。
1898年的《兰吉与帕斯柏格》中,作者刻画了一份枯燥的爱
......
评论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