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幻世界》2017年第二季度合集
- 资料大王PDF
-
0 次阅读
-
0 次下载
-
2024-07-28 10:39:22
微信
赏
支付宝
文档简介:
总目录
《科幻世界》2017年第四期
《科幻世界》2017年第五期
《科幻世界》2017年第六期
《科幻世界》2017年第四期
目录
概念的实体:人类语言的神经基础
群山行云
来自天空的声音
云鲸记
吾辈所赴,是为星辰大海——日本科幻动漫前驱松本零士
未来艺术备忘录
千禧年
归途
回声
暗星之尘
科学
概念的实体:人类语言的神经基础
文/张雨晨
导言:
随着去年年底《降临》(改编自特德·姜的科幻小说《你一生的故
事》)和今年年初《屠杀器官》(改编自伊藤计划同名科幻小说)这两
部科幻片的上映,有关“语言”的讨论,又一次成为流行文化中热门的话
题。
从出生开始,我们就被沉浸在语言的无形系统之中。口头的话语、泥板
上的刻痕、书面的文字、屏幕上的代码,人类所能接触到的几乎所有信
息,都被语言凝结成了具体的符号。这些抽象化的概念代替了实感,成
为现代人认知世界的主要方式。
那么,这些如空气一般围绕着我们的语言,又有着怎样的本源呢?
《降临》和《屠杀器官》海报
一、起源
语言是一种用来交流信息的系统。
蜜蜂的舞蹈、蚂蚁的外激素、鸣鸟的歌声、猩猩的手语……与同类甚至
异类交流信息,一直都是生命体的重要能力。
但是人类的语言,却是其中最为复杂的系统。
不同于大部分动物,人类的语言有着名为“语法”的骨架结构,可以通过
后天的学习不断地纳入新的概念和内容,而非仅仅依靠遗传的本能来表
述有限的信息。
而通过独特的时态概念,人类的语言可以轻松地跨越时间和空间。交流
的内容不再局限于此时此地,话题和信息可以在抽象化的时空中自由地
跳跃。
另外,与几乎所有人类智力活动一样,人类语言是一种可以即时修正
的“开源”体系,能根据环境的变化随时进行创造性地改写,不需要像遗
传性状那样经过冗长的突变和筛选才能做出姗姗来迟的改变。
但是有关语言的起源,目前却依然是一片迷雾,因为语言不会形成化
石。
在19世纪60年代,法国医学家保罗·布洛卡发现了一个奇怪的病例:某
位病人的感官正常,也能听懂、读懂语言,甚至也可以正常地书写,但
唯独难以说出复杂的、有明确意义的话语。现在,我们将这种情况称之
为“运动性失语症”,其主要的病变区域,就是位于大脑前方额叶的“布
洛卡区”,负责语言的加工。
大脑的几个主要语言区
紧随其后,在19世纪70年代,年轻的德国骨科……啊不,神经科医生卡
尔·韦尼克又发现了另一种失语症,患者虽然能够流畅地说话,但是话
语内容却毫无意义,而且也几乎听不懂他人的话语。这种“感觉性失语
症”的对应脑区,是位于大脑侧面的“韦尼克区”,负责语言的理解。
而从古人类学的研究看,原始人类的大脑在200万年前开始了迅速的增
长,其中也包含......
评论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