讲谈社08·俄罗斯:罗曼诺夫王朝的大地
- 资料大王PDF
-
0 次阅读
-
0 次下载
-
2024-01-28 16:25:09
微信
赏
支付宝
文档简介:
拿破仑大军入城之日,莫斯科燃起大火,让莫斯科化作火海
伊凡雷帝向英国大使霍西展示财富 亚历山大·利托夫琴科所绘,1875年,俄罗斯博物馆藏
“真十字架”圣物匣 “真十字架”是基督教的圣物之一。这件作品由君士坦丁堡的作坊于12世纪初完成,被放在莫斯科,象征拜占庭对莫斯科政治和宗教地位的肯定,即基督教世
界的“第三罗马”和“新耶路撒冷”。圣彼得堡艾尔米塔什博物馆藏
推荐序 俄罗斯研究的日本视角
承蒙理想国的编辑抬爱,嘱我为日本学者土肥恒之先生《俄罗斯:罗曼
诺夫王朝的大地》中译本作序。我愿意就阅读此书的感想与作者及读者
进行交流。
土肥恒之先生的著作开宗明义,不是描述罗曼诺夫家族史,而是解释罗
曼诺夫家族统治下的“帝制俄罗斯”,重点展现国家与社会之间的关系,
即以俄国社会史为切入点。这本书兼顾思想性、学术性、知识性和可读
性,也照顾到通史的连贯性、问题的逻辑性和关联性,加上作者筛选史
料能力强,善于娴熟运用俄文史料和研究成果,将罗曼诺夫王朝三百年
间的兴衰娓娓道来,其笔下历代沙皇、王公贵族、封疆大吏无不十分鲜
活,一些历史掌故引人入胜;加上辅之以大量插图和表格,图文并茂,
增强了说服力和感染力,值得欣赏。
我们都是研究俄国史的外国学者,以文会友十分愉快。首先不得不说,
研究俄国史获取俄文文献很难,筛选和梳理俄文文献更难。中国学者用
中文发表俄国史方面的研究成果,需要将俄国的典章制度、专有名词、
人名地名等译成中文,常常纠结于意译还是音译,很伤脑筋。土肥恒之
先生的这本日文著作,先是将俄国的典章制度、专有名词、人名地名等
用日文写就,而我们将这本日文著作从日文译成了中文,同样的俄国的
典章制度、专有名词、人名地名等,中文和日文表述会有所不同,值得
中国读者注意。择其要者有:日文称“外国人村”,中文称“外侨村”;日
文称“原初编年史”,中文称“往年纪事”;日文称“普里卡司”,中文称“衙
门”;日文称“屯田制”,中文称“军屯制”;亚历山大二世时期出现的“雪
融”,中文称其为“解冻”;日文称“人民意志党”,中文称其为“民意党”;
日文称1906年俄国举行“国会选举”,中文称其为“杜马选举”。不过,读
者清楚这些日文和中文表述的细微差别就可以了,没必要在译文中强求
一致。
土肥恒之先生的著作不乏精彩之处,择其要者有:特辖制、衙门制度、
尼康的宗教改革、大使团出访西欧、叶卡捷琳娜二世与宠臣波将金、沙
米尔与高加索山地民族的反抗、勒拿金矿与勒拿惨案、日俄战争、十月
诏书与第一届杜马、尼古拉二世一家与拉斯普京、维特的经济政策、斯
托雷平农业改革、尼古拉二世退位等。外国学者研究俄国史,不必忌讳
什么能写,什么不能写,分析问题更容易客观。例如,瓦良格人留里克
究竟为何方神圣,俄罗斯......
评论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