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PDF电子书资源免费下载网

上传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PDF图书 > 畅销书 > 经典畅销书 > 齐如山回忆录:民初走出国门的京剧

齐如山回忆录:民初走出国门的京剧

  • 187*324
  • 0 次阅读
  • 0 次下载
  • 2023-12-26 20:45:38
二扫码支付 微信
二扫码支付 支付宝

还剩... 页未读,继续阅读

免费阅读已结束,点击付费阅读剩下 ...

¥ 0 元,已有0人购买

免费阅读

阅读已结束,您可以下载文档离线阅读

¥ 1 元,已有0人下载

付费下载
文档简介:

目录 第一章 看戏的由来·研究国剧·名角谈话·著述 第二章 编戏 第三章 国剧发扬到国外 第四章 创立国剧学会 第五章 从事著作 第六章 征购·整理 通识课堂 第一章 看戏的由来·研究国剧·名角谈话·著述 看戏的由来 谈起我所以爱好戏剧来,话太长了,大致说有六种原因。 一是吾乡在明朝昆弋腔就很发达。父老相传,从前大的书房(学生 做文章的,为大书房)大多数的先生学生都能唱昆弋腔,许多书房到保 定府去考的时候,都在车上带着锣鼓琴笛等乐器,住在店里,无事时就 唱起来。能唱昆弋者,不只吾高阳,左近多有之,如安新县也很多。后 来渐渐衰落,据老辈说,是因为南方反乱,大家心神不安的关系。后慈 安太后及同治两次大丧,遏密八音,北京不能唱戏,有两个昆弋班,因 为与吾乡昆弋班向有来往,于是便投奔吾乡去演,借谋生活。盖北京禁 止虽严,而乡间则较松,故能随便演唱,县官假装看不见,再暗给差役 几个钱,也就没人干涉了。由此一来,吾乡的戏,又发达了百十来年。 不但昆弋,因为同时有北京的梆子班也到吾乡去演,所以梆子腔也很发 达。吾乡有两句话说,有几个村子,狗叫唤都有高腔味儿。此虽为笑 谈,然足见能唱的人多了。因自幼有听戏的习惯,我虽不会唱,但狗叫 都有高腔味儿,我或者可以比狗好一点吧。 二因舍下几世都能唱昆弋腔,先曾祖竹溪公(名正训)本就能唱, 后中嘉庆年进士,为阮芸台先生(元)之门生,因此多与江浙人往返, 故颇知其中之意味。先祖叔才公(钟庆)能唱百余出。先君禊亭公(令 辰)乃光绪甲午进士,为翁同、潘祖荫诸公之门生,亦常与江浙人谈到 昆曲,亦能歌数十曲,与吾乡之昆弋班诸老角无不相熟,且能背诵昆曲 很多,如《北西厢》《琵琶记》《牡丹亭》《长生殿》《桃花扇》等, 差不多都能整部背诵。然而只偶尔唱唱,不但未登过台,且未上过笛 子,且未正式研究,对于我们这些小孩子,虽不禁止观剧,然亦不提 倡,所以我们这一辈就不会了。但因家藏南北曲很多,也不断看看,也 能知一二,所以看剧的瘾,永远是很大的。 三因吾村有武术会,会打拳的人极多,且都是花拳门。花拳极花 哨,除几十套拳术外,用枪刀等器的套子也不少,可以说哪一种兵器都 用,不像太极行役等门专靠拳术。比方行役门之用兵器者,只有齐眉 棍,按高尚说,自以上两门为高,但它不够花哨,所以国剧中只吸收了 花拳的武术,如各戏中之打把子,在明朝不是这样子,后来才吸收的。 我们小孩,因平日看惯了打拳及各种兵器,所以看着戏中的武戏,也特 别感兴趣,由此就更爱看戏。 四是入了同文馆以后,自己以为便不能常听戏了,一则功课一定 忙,没工夫听戏,二则乡间看戏,永远白看,绝对没有花钱的,到北京 必须花钱才能听戏,我一个学......

187*324
187*324
  • 8698

    文档
  • 12.5

    金币
Ta的主页 发私信

8698篇文档

评论

发表评论
< /0 > 付费下载 ¥ 1 元

Powered by 阿里PDF-免费文档电子书下载

Copyright © PDF电子书资源免费下载网 All Rights Reserved. 皖ICP备2021018472号-4
×
保存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