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维度思考法》
- 资料大王PDF
-
0 次阅读
-
0 次下载
-
2023-09-21 23:30:40
微信
赏
支付宝
文档简介:
版权信息
C O P Y R I G H T
书名:高维度思考法:如何从解决问题进化到发现问题
作者:【日】细谷功
出版社:中国华侨出版社·后浪
出版时间:2018年7月
ISBN:9787511376336
本书由后浪出版咨询有限责任公司授权得到APP电子版制作与发行
版权所有·侵权必究
高维度思考法
如何从解决问题进化到发现问题
[日]细谷功 著;程亮 译
前言
一生留下近40册著作的管理界巨匠彼得·德鲁克在逝世前约两年(2004年初)时曾接
受美国 《财富》杂志的采访,记者问他:“假如您还有没写的主题,会是什么?”德鲁
克答道:“是无知的管理。要是早写出来,大概已经成为我的最高杰作了。”
无知的管理……早已对经营洞悉无遗、预见了“知识社会”和“知识劳动者”的德鲁
克,在人生的最后关头究竟想告诉我们什么?
说起无知,距今两千多年,苏格拉底曾提出“无知之知”的概念。在那个家喻户晓的
故事中,苏格拉底听说德尔斐神庙传出神谕,称“苏格拉底是最有智慧的人”,可他自己
对此“毫无印象”,便同众多“智者”交谈,然后得出了结论——自己与他们的不同之处
在于“我知道‘自己多么无知’”。这便是“无知之知”的由来。
奇妙的是,“经营学之父”和“哲学之父”探寻到的领域却都是“无知”。也就是说
,“无知”是孕育新智慧的最重要的关键词。
这听起来有些像禅学问答。“知识丰富”为好,“无知”为不好——这是世间“最基
础的常识”,但本书反而挑战这一价值观,探究“德鲁克和苏格拉底究竟想告诉我们什么
”,同时也尝试着对用来实践发现问题的思维方法论做出阐释。
“无知、未知”与解决问题的困境
“写下你对‘租庸调’的认识。”
这是1908年日本旧制一高(现日本东京大学教养学部)的入学试题。这个题目对考生
的“填鸭式知识量”有着极高的要求。如今,这样的问题已经完全不适用于人才需求了,
因为如果只是单纯地比拼“知识量”,人类是敌不过电脑的。
IBM的人工智能“沃森”,曾在美国最受欢迎的智力问答节目《危险边缘》中战胜人
类冠军。从人工智能击败国际象棋世界冠军开始,电脑逐渐在各种智力活动中凌驾于人类
之上。“靠知识量取胜”和“解决既有问题”已不再是人类该努力的课题。
现阶段,人类应该把努力的方向转换至(广义的)解决问题,即发现并定义没人意识
到的新问题这一“上游部分”。在商业、教育等多种场合,均要求这种“从下游到上游”
的需求转换。
以商业而言,所有业界一致要求员工以“发现问题型”的方式工作,也就是说要能够
主动发现顾客的潜在需求,而不是被动应对来自顾客的交易需求;不是在其他公司的后面
苦苦追赶,而是创造出业界前所未有的革新性的商品或......
评论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