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化时代的文化认同_西方普遍主义话语的历史批判
- 资料大王PDF
-
0 次阅读
-
0 次下载
-
2024-11-05 23:03:53
微信
赏
支付宝
文档简介:
目 录
第二版前言
第一版前言
代序 我们今天怎样做中国人?
“全球化”时代的文化反思
导论
比较的时代
普遍与特殊的辩证法
作为问题意识的文化政治
现代西方普遍性话语的谱系
第一讲 总论:文化政治视野里的普遍与特殊:
现代西方普遍主义话语的谱系
“主人与奴隶”:从政治哲学到文化政治
普遍性问题的方法论反思:文化政治与观念史批判的双
重视角
政治哲学与文化比较
社会批判、文化研究与文化比较
观念史批判与文化政治的介入:从康德到黑格尔的普遍
历史理念及其内在矛盾
观念史批判与文化政治问题的激化:重读尼采和韦伯
马克思主义问题的切关性
全球化时代的文化认同:观念史批判与政治哲学问题的
当代性
课堂问答
第二讲 “普遍性”的历史语境:从康德到黑格尔
的自由和权利观念
当代中国与文化政治观念的相关性
康德政治哲学中的个人、理性与国家
黑格尔法哲学里面的普遍、特殊和同一性
从私有财产、“市民社会”到“国家”
海外扩张、“世界历史”与“国际法”
承认(recognition)
主权(sovereignty)
康德、黑格尔政治哲学观念的当代语境
课堂问答
第三讲 尼采(上):反历史主义的文化批判
(《不合时宜的观察》)
从黑格尔到尼采:市民—基督教价值体系的解体
尼采的转折及其当代意义:从卢卡契的《理性的毁灭》
谈
尼采的历史批判和文化批判:《不合时宜的观察》
文化意志的超越:《历史对于人生的利弊》
文化政治的焦虑:《作为作家的大卫·施特劳斯》
现代智识阶级的颓废:《作为教育家的叔本华》
第四讲 尼采(下):起源、“永恒的复归”与价
值的自我肯定
再谈《理性的毁灭》
“神话”与“起源”
“永恒的复归”
“真理是一个价值事件”:走向生活世界
消解与自我肯定:后现代主义文化政治里的尼采主义
第五讲 韦伯与文化政治
只有价值多元,没有价值中立
自由的观念
从存在到政治
非政治化——美国人的《上海故事》
政治经济学的基本问题
自我肯定
民族国家
历史记忆
政治成熟的民族
课堂问答
第六讲 文化政治的激化:从韦伯到施米特
韦伯的立场
理性的边界
施米特的挑战
议会民主制的危机
政治的概念
主权、例外情况与“人类最后的战争”
结束语:谈谈学术研究中的问题意识
课堂问答
第七讲 多元文化时代的历史与主体(北京大学
中文系孑民论坛)
文化多元与历史主体
压抑的多样性:哈贝马斯、罗尔斯、罗蒂与杰姆逊
西方独特性的元叙事:重读韦伯《新教伦理与资本主义
精神》
“世界上本没有路”
课堂问答
参考书目
作者简介
张旭东,1965年生于北京,在上海受中小学教育。北京大学中文系
......
评论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