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PDF电子书资源免费下载网

上传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PDF图书 > 畅销书 > 小蜜蜂全站 > 《新编中国哲学史3上册》劳思光

《新编中国哲学史3上册》劳思光

二扫码支付 微信
二扫码支付 支付宝

还剩... 页未读,继续阅读

免费阅读已结束,点击付费阅读剩下 ...

¥ 0 元,已有0人购买

免费阅读

阅读已结束,您可以下载文档离线阅读

¥ 1 元,已有0人下载

付费下载
文档简介:

序论 本书前二卷分别析论“初期”及“中期”之中国哲学思想,本卷则析论“晚期”。以下当说明 所谓“晚期”之范围,并对此一阶段中之思想趋向及演变作一简明叙述,以清眉目。 壹“晚期”之意义 所谓“晚期”之中国哲学,即指自宋初至清代一段时期中之中国哲学思想而言。此处有两 点应稍作解释。 第一,本书第二卷论述中国哲学之“中期”止于唐代之佛教教义。 本卷现论述“晚期”而以宋代为主,似将唐中叶后至五代时一段略而不言。此点易使人误 会。但本卷之所以如此,并非对此一阶段之中国哲学思想避而不谈,而仅是将宋代兴起之 宋明儒学视作主要哲学思想运动,故将唐代中叶以后之有关言论,系于此一运动下而论之 (参阅下文《唐末思想之趋势及新儒学之酝酿》一章)。盖唐代除佛教思想外,并无明确 哲学思想或理论出现,所有者仅属零星言论。此中较重要者大抵可视为儒学思想渐求复振 之信号。因此,本书不能另标“唐代哲学思想”之名。至于五代,世乱时促,亦无显明哲 学思想成立,故亦不能成为单独之论题,只能就与宋明儒学思想有关者随处提及而己。此 是首须说明者。 第二,本卷论“晚期”之中国哲学,止于清代中叶。此亦应加说明。 中国哲学史之论述,应止于何时,殊难有确定标准。如冯友兰《中国哲学史》(指原本 说,最近改写本不拟论及),分中国哲学思想为两大阶段,即所谓“子学时代’’与“经学 时代”而以清末之谭嗣同、廖平等人作为最后结束经学时代之代表人物。于是其书之论 述,直至清亡为止。本书则认为清道光以后,鸦片战争使西方势力进入中国,中国整个历 史皆进入一新阶段,即所谓“近代史”及“现代史”之阶段。此后,一切思想制度之演变, 皆须在此一新背景中观察了解。故就中国哲学思想而言,道光后之中国哲学思想亦必须收 入此一“近代或现代之背景”中析论。而所谓“中国哲学史”,原以此一大变开始以前为 限,因此本卷所说之“晚期”即止于乾嘉时代。所谓“晚期”,原对“中期”“初期”而言,皆 指旧有之中国哲学思想。若尚在发展变化中之“近代史”及“现代史”,则不能称为“晚 期”,故必须如此划分也。 以上说明本书所定之“晚期”之范围,以下再对此一阶段中之中国哲学思想作一概观,以 明其趋向及演变。 贰本期中国哲学之演变 晚期中国哲学思想之演变情况,一般言之,不似初期与中期之繁杂。盖初期哲学思想,涉 及古代南北文化之冲突与融会,其间有所谓诸子之说,头绪颇繁。中期则一方面有古代思 想之变质问题(此在儒道二家皆然),另一方面又有外来之印度佛教入侵。其间中印思想 之激荡变化,亦属曲折多端。而晚期之中国哲学思想,则大致言之,只有一主流,即回归 于先秦本义之“新儒学”可包括宋明诸儒之说,故叙述整理之线索,在客观上己有限定。 学者了解此一......

资料大王PDF
资料大王PDF
  • 85475

    文档
  • 108.776

    金币
Ta的主页 发私信

85475篇文档

评论

发表评论
< /0 > 付费下载 ¥ 1 元

Powered by 阿里PDF-免费文档电子书下载

Copyright © PDF电子书资源免费下载网 All Rights Reserved. 皖ICP备2021018472号-4
×
保存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