增长的动力
- 资料大王PDF
-
0 次阅读
-
0 次下载
-
2024-11-03 22:10:13
微信
赏
支付宝
文档简介:
版权信息
书名:增长的动力
作者:[荷]西奥·范德克伦德特
译者:刘文祥 方伶俐
出版时间:2020-01-01
ISBN:9787521707373
中信出版集团制作发行
版权所有·侵权必究
献给米歇尔,纪念那些某种方式、某时和某地
前言
本书可以说是我终生学习的成果。我从17岁决定并开始学习经济学
到如今已有60年之久,但我仍然着迷于该学科领域中的新发展与新成
果。20世纪五六十年代,新古典经济学派主宰了整个学术界。起源于此
的经济增长理论,对真实世界做了相当乐观的描绘,从中看来只要有足
够的储蓄就能够确保实现充分福利。后来,不得不对这一幅图景进行完
善。通过深入观察发现,技术发展并不像新古典学派的增长理论所预设
的那样不证自明。基于科技进步内在地决定经济条件的假设,将会出现
一系列全新的研究成果。
在我职业生涯的初期,我主要的研究兴趣是经济增长理论。正如在
诸多作品中呈现的那样,其中最重要的著作之一已被重印,即斯雅克·
斯马尔德斯(Sjak Smulders)编著的《历史视野下的经济增长理论:
西奥·范德克伦德特精选集》。虽然偏离主题,但我还是要提及我于
1961年完成的第一部学术作品(不像我大多数研究那样)所关注的一种
局部寡头垄断的分析。本书第七章将以该文阐明我们的观点经得起考
验,而非激发读者的好奇心。
回到经济增长过程本身,我可以判定,以新古典主义认同的模式来
介绍内生性技术变更,并不是故事的终结。经验研究揭示出技术发展毫
无规律可寻。以通用目的技术(GPT)的形式导入复杂系统,可能会引
起长波效应,后者会带来影响广泛的社会后果。新的财富得以创造,这
是新技术引发的创造性破坏性力量也可能与其他领域的贫穷并存。
上述观点激发了人们对资本主义更加深入的探究。卡尔·马克思以
及后期的约瑟夫·熊彼特都强调资本的积累会产生严重后果。尽管我知
道这两位经济学家所做的分析存在的缺陷,但这些思想仍然能够激发我
的研究兴趣。马克思与熊彼特都预言资本主义体系终将崩塌,但现实情
形却与他们的设想有较大偏差。在经历了多次危机之后,资本主义总是
基于情境要求,通过改变游戏规则以各种方式幸存了下来。与其同时代
的人相比,卡尔·波兰尼(Karl Polanyi,1944)对资本主义的实质认
识最深刻。然而,新古典主义时代正好赶上了长波理论中所谓的经济上
行周期,并不关注分析资本主义体系。甚至约翰·肯尼思·加尔布雷思
(John
Kenneth
Galbraith,2004)在其最新出版的著作中也提
及,“资本主义”这一术语的使用频率现在越来越少了。
20世纪90年代见证了由诺贝尔奖获得者道格拉斯·诺斯(Doug......
评论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