汪兆铭的共同体与先锋队——在民族主义与列宁主义之间_冬川豆
- 资料大王PDF
-
0 次阅读
-
0 次下载
-
2024-11-03 21:49:11
微信
赏
支付宝
文档简介:
汪兆铭的共同体与先锋队——在民族主义与列宁
主义之间 | 冬川豆
2015-12-27 阿姨 冬川豆种子不死 冬川豆种子不死
汪兆铭越到晚年,社会主义倾向就越重。
兰西既是国民共同体理论的始作俑者,又是1848年原则
的种子库和庇护所。1789年仍不存在、1989年遍布世界的“众小民族”十
之七八源于一小撮迷恋法国文学的热血青年。文学青年汪兆铭加入了他
们的行列,并不令人惊讶。他一面用旧体诗抒发雨果版本的法兰西革命
之爱,一面通过《民报》半通不通地推销勒南① 版本的共同体理论。
《民族的国民》( 刊载于1905年《民报》第1、2号 ) (他所用的国家一词意义
比较接近state)实际上是说:没有民族(nation)的国家(state)可以通
过革命的解放,产生真正民族的国家(nation)。“政权为国家之大元
素,在民族的国家,政治之权,常分配于国民。”nation 和state 合二为
一以后,“民族的国家”才算功德圆满。“一民族为一国民。”国民共同体
优于传统国家,因为国民有权利。“国民为其团体之单位,故曰国家之
构成分子。” 国民共同体的成员之所以有权利,是因为共同体具有传统
国家所不具备的高度同质性。同质性的来源不是种族、体质之类科学客
观的元素,而是共同命运、共同愿景之类主观的选择。“其特质有二:
一曰平等……若一民族,则所比肩者皆兄弟也,是为天然之平等。二曰
自由……若一民族,则艰难缔造,同瘁心力,故自由之分配必均。”法
国人的民族理论和德国人的民族理论在这里分道扬镳。法国人强调认
同,因为他们希望阿尔萨斯的德语人口将自由平等的理念认同置于日耳
曼的血缘和文化认同之上。汪兆铭和他的小伙伴们不假思索地选择了法
国,因为他们的力量就在于创造或改变认同。二十世纪初叶的东京犹如
1848年的巴黎,吸引了几千名来自大清、印度、缅甸、安南、暹罗、朝
鲜和台湾的留学生。他们不太热衷于上课,却喜欢一天到晚争论烦人的
问题。什么是亚洲?谁是亚洲人?什么是中国?谁是黄帝子孙?
1、Ernest Renan,1823-1892,法国宗教史家、思想家。他于1882年3月11日在巴黎索邦大学发
表了著名演讲《民族是什么?》,在这次演讲中勒南逐一否定了种族、语言、宗教、利益、地
理等用以界定民族的标准,唯独肯定了“民众的政治意愿”或“每日的公民投票”,作出了“近代‘民
族’(nation)就是一系列趋同性事实所造成的历史性结果”的经典论断。
rrrrr 民族主义和社会主义同时诞生于1848年的风暴,并非偶然。因为国
民共同体的力量来自同质性,而同质性则是平等革命的创造。命运方舟
需要革命的奇点。奇点本身没有规律,规律本......
评论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