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道教史
- 资料大王PDF
-
0 次阅读
-
0 次下载
-
2024-11-03 21:47:50
微信
赏
支付宝
文档简介:
版权信息
书名:中国道教史(增订本)
所属丛书: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库·哲学宗教研究系列
作者:任继愈 主编
设计:姚成号
ISBN:978-7-5004-3009-4
出版: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字数:778千字
版权所有·侵权必究
执笔人
执笔人 (以姓氏笔画为序)
王 卡 任继愈 牟钟鉴 羊化荣
吴受琚 金正耀 马西沙 马晓宏
陈 兵 韩秉方
序
任继愈
中国三大宗教(儒、释、道)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三大支柱。学术界
对儒教经典研究得较多,对佛教经典研究得较少,对道教经典研究得就
更少。造成这种状况的原因甚多,由来已久。按照封建正统观点,认为
只有儒家的经史子集才有资格代表中国传统文化,佛教、道教典籍属于
旁支,文化价值不大。这是长期流行的一种偏见。清朝编纂《四库全
书》,这是中国封建社会最后一次文化丛书结集。共收书3461种,
79309卷。存目的有6793种,93551卷。两项共计一万余种。其中所收佛
教典籍,属于《子部·释家类》,共13部312卷。所收道教典籍,归于
《子部·道家类》,共收44部,430卷。佛、道两家的典籍共计不到一千
卷。
封建儒家学者们总认为佛道两教的典籍价值不大。我们从中华民族
传统文化的整体来看,佛道两教与儒家传统文化同样重要,同样影响着
中华民族的文化生活、家庭生活、社会生活以及政治生活。佛教、道教
的影响,其深远程度当不在儒家经史四部之下。三教交互融摄,构成唐
宋以来中国近一千多年来的文化总体。不研究中国佛教就无从了解中国
文化和中国历史,这一点已逐渐被学术界人士所承认;对道教研究的重
要性,似乎没有像对佛教那样重视。事实表明,道教典籍中可供发掘的
东西非常丰富,其重要性绝不下于佛教,甚至更重要。
道教生长在中国本土,约与佛教同时活跃在舞台上。但道教的命运
不济,错过了大发展的机会,让佛教占先了一步。一步落后,步步落
后,两千年来,一直没有能超过佛教。唐朝时道教可谓极盛,它得到皇
帝的支持,受到特殊的恩宠,道教的信徒人数和天下道观的数量也只有
佛教的二十分之一。
汉末、魏晋,天下大乱,老百姓走投无路,往往投靠宗教。那时中
央政权对全国失去控制,正是宗教发展的良好时机。由于黄巾起义打过
道教的旗帜,黄巾被打败,道教也受牵连,统治阶级对道教存有戒心,
有很长时期对道教不敢信任。这时佛教接受了中国封建宗法思想,乘机
宣传其三世因果报应轮回之说,扩大了地盘,在帝王、贵族支持下,招
纳了大量的信徒。
南北朝时期,北朝道教经过寇谦之的改造,南朝道教经过葛洪、陆
修静、陶弘景的改造,取得上层统治者的支持,才有了较大的发展。这
中间已比佛教的发展落后了若干年,错......
评论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