钱文忠集-钱文忠解读《弟子规》
- 资料大王PDF
-
0 次阅读
-
0 次下载
-
2024-10-29 22:53:16
微信
赏
支付宝
文档简介:
版权信息
钱文忠解读《弟子规》
作 者:钱文忠
策划编辑:刘 咏 杨成舜
责任编辑:金 龙
特约编辑:余启凡
封面设计:灵动视线
目
录
版权信息
前言
第一讲 规矩的作用
第二讲 入则孝之一
第三讲 入则孝之二
第四讲 入则孝之三
第五讲 入则孝之四
第六讲 弟之一
第七讲 弟之二
第八讲 谨之一
第九讲 谨之二
第十讲 谨之三
第十一讲 谨之四
第十二讲 信之一
第十三讲 信之二
第十四讲 信之三
第十五讲 信之四
第十六讲 信之五
第十七讲 泛爱众之一
第十八讲 泛爱众之二
第十九讲 泛爱众之三
第二十讲 亲仁
第二十一讲 余力学文之一
第二十二讲 余力学文之二
前言
继《玄奘西游记》《钱文忠解读〈三字经〉》等节目之后,《钱文
忠解读〈弟子规〉》是我和中央电视台《百家讲坛》又一次难忘的合
作。现在呈现在大家面前的这本书,照例是根据《百家讲坛》的同名节
目编辑而成的。
在传统中,比起《三字经》,《弟子规》的知名度和应用度恐怕都
要略逊一筹。不过,自从问世以来,在现代学校教育普及以前,《弟子
规》还是不少私塾先生选用的重要教材。它的特点就在于和《三字经》
各有侧重。如果说《三字经》偏重于知识,那么,《弟子规》偏重的则
是规矩。这当然只是大概言之,我们可不能认为《三字经》就不讲规
矩,《弟子规》就不讲知识了。我想,我们或许还可以说:如果说《三
字经》更多的是意在传授“文化”,那么,《弟子规》所看重的则更多
是“文明”。
大概正是因为这样,原本比《三字经》更易被人淡忘的《弟子
规》,近年来的影响越来越大,很多学校用它来教育孩子,也有很多单
位,甚至还有不少的外资企业,用它来培训员工。道理也很简单:如今
的孩子获取知识的渠道很多,也很便利,社会和家长对这方面也很重
视;然而,很多孩子却不知道什么是应有的规矩,孩子了解规矩的渠道
就不那么多,也不那么便利,社会和家长也未必很在意。如今,我们已
经充分地意识到,知识和规矩的失衡,是孩子成长过程的大问题,事关
孩子的前途和命运。于是,《弟子规》也就“热”了起来。
很多人可能不知道,这本书原先并不叫《弟子规》,而是叫《训蒙
文》。一位名叫贾存仁(也有贾有仁的说法)的先生对《训蒙文》加以
修订,并且将它改名为《弟子规》。可惜,我们对贾存仁先生知之甚
少。
《训蒙文》,也即《弟子规》前身的作者则是一位普通的教书先
生。他是山西绛州人,生活在清朝康熙、乾隆年间。我们对他的生平并
不很了解,所能知道的是他以八十三岁(也有六十岁的说法)的年龄卒
于乾隆年间。
这位教书先生名叫李毓秀,字子潜,号采三,一辈子以教书为生,
没有显赫的......
评论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