场景:空间品质如何塑造社会生活
- 资料大王PDF
-
0 次阅读
-
0 次下载
-
2024-10-27 23:42:09
微信
赏
支付宝
文档简介:
SCENESCAPES:How Qualities of Place Shape Social Life
By Daniel Aaron Silver and Terry Nichols Clark
© 2016 by The University of Chicago. All rights reserved.
Licensed by The 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Chicago,Ililnois,
U.S.A.
中文版序言
世界各地的城市和社区正在迅速变化。这些变化中最引人注目的是消费的巨大转
变。越来越多的城市中心是由它们所提供的消费机会的数量和范围来定义的。以前不
怎么显眼的地方,现在已被各种各样的舒适物(Amenities)设施与活动所占据,比
如,餐馆、酒吧、咖啡馆、画廊、书店、文身店、公园、学校、博物馆、俱乐部、沙
龙,等等。
这些舒适物并不是孤立的原子化存在,它们以组合的形式,共同创造独特场景,
这些场景赋予了城市生活以意义、体验和情感共鸣。当一个社区变成一个场景时,它
可以成为培养各类精神的地方,比如,自我表达、本土真实性、迷人、传统、越轨、
睦邻或合作等。这些或其中的任一种精神,都单独或混合地取决于居住地的舒适物设
施、活动和人群的组合。场景理论就是来诠释如何和为什么的。
《场景:空间品质如何塑造社会生活》这本书用来理解和解释这种转变的本质及
其影响。这种影响意义深远,它正在重新定义城市经济、居住生活、政治和政策等。
虽然《场景:空间品质如何塑造社会生活》这本书中的许多实例和分析来自北
美,但这些想法是通过与全球各地的国际合作者多年的对话而形成的。中国学者对于
场景的研究也已经开始进行,他们已经注意到类似的问题和关切,因为越来越多的普
通人开始关心周围环境的质量和适合他们的生活方式。
约80位来自中国的学者与我们一起工作了数十年,他们致力于发展概念并将其与
中国实际问题联系起来。他们已经进行了许多与场景相关的工作:个别城市和艺术中
心的案例研究;北京、上海和武汉的社区与城市的比较研究;中国所有县区的比较研
究;中国和韩国意象的建筑场景照片比较分析;研究文化政策、网站、环境运动、包
括嘻哈和卡拉OK在内的音乐类型,以及与不同历史传统相关的地区文化活动;详细分
析中国所有县区的博物馆、文化中心和图书馆。在中国,场景研究工作比较有活力的
学者包括祁述裕和他的博士生们、吴军、吴志明、吴迪、刘柯瑾、理查德·格林、傅才
武、陈波、李伊方、侯雪言、徐晓林、赵铁、查德·安德森、李钟佑、王静、胡慧琳、
同雅琪。这些学者产生了大量关于场景研究的中国成果。
特别感谢祁述裕和吴军在协调推动......
评论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