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学在台湾
- 资料大王PDF
-
0 次阅读
-
0 次下载
-
2024-10-23 23:31:00
微信
赏
支付宝
文档简介:
第一卷学业
第1章 在你没有常识之前,不需要提问
第2章 在台湾听讲座
第3章 我们的写作课
第4章 台湾学校里为什么没人背书
第5章 作业!作业!
第二卷生活与梦想
第6章 去台北追星
第7章 饮食男女
第8章 西门町
第三卷走遍台湾
第9章 老街
第10章 阳明山
第11章 台南的寺庙
第12章 台湾生活札记
第四卷两岸情
第13章 荣民
第14章 望乡人
第15章 和平的衣钵
第16章 遥远的城(后记)
第1章 在你没有常识之前,不需要提问
“所谓大学者,非谓有大楼之谓也,有大师之谓也。”
这一名句出自清华大学校长的梅贻琦先生。1931年12月2日,梅贻
琦在就职演讲中提出了著名的“大师论”。在民国那个历史激荡的时刻,
风雨飘摇,争扰纷纷,可是唯独学术如此活跃,至今我们所感叹敬仰的
大师们,许多都来自于那个年代。梅贻琦爱才,不输于曹操,他千方百
计招揽贤才,如培养华罗庚,保持与国学研究院四大导师王国维、梁启
超、陈寅恪、赵元任的友谊,在西南联大期间为学校请来了不少国内外
知名人士访问、演讲等,成功保持了学校里自由独立的风气。有他一件
轶事:在他做校长之前,“清华”学生运动高涨,赶校长、赶教授是家常
便饭,校长在任时间都不长。有人问梅贻琦有何秘诀,梅说:“大家倒
这个,倒那个,就没有人愿意倒霉(梅)!”
清华原本是一所留美预备学校,始建于1911年。在《辛丑条约》签
订后,中国赔偿给西方国家大量赔款,史称“庚子赔款”,其中美国得到
的部分,在时人的鼓励下,半数退还给中国作为资助留美学生之用。其
余的部分,于1924年由美国国会通过决议,在中国成立了“中国文教促
进基金会”,其中相当部分以奖学金形式提供给清华大学。梅贻琦到任
10年,在他和众多师生的努力下,清华大学一举跻身于名牌大学之列。
梅贻琦在1955年来到台湾,利用上述“清华基金”的款项,筹办了“清华
原子科学研究所”,后来演变成了台湾新竹“清华大学”。
梅贻琦,字月涵,清华人至今仍感激梅贻琦为清华做出的卓越贡
献,台湾“清华大学”一直遵循着梅贻琦治学的风气,并以他之字命名,
举办一年一届的“月涵文学奖”,梅贻琦纪念奖章也是至今新竹“清华大
学”毕业生的最高荣誉。
梅贻琦所奠定的大师基础,一直被历任台湾“清华大学”校长所传
承。现任新竹“清华大学”校长陈力俊也常常请来各路名人,既有讲座,
也有各式各样的活动。自然,学校里的老师也是一流的老师,他们所具
有的教授风范,果真非同一般。各有风格,上课特色各不相同。
我今天想说的这位老师,我认为也算是大师一名了。我知道我会从
他身上学到很多,不仅是专业基础知识,也是治学态度和风格,更重要
的是,在茫茫心闲的时刻,突然有......
评论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