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白记忆·上海1980年代
- 资料大王PDF
-
0 次阅读
-
0 次下载
-
2024-10-19 21:46:17
微信
赏
支付宝
文档简介:
目录
影像的意义
那时候,全上海都是我家的客厅
遗失的美好
菜场·影子·契约
卖大饼的姑娘
粮食的故事
挑水的故事
消失的“雨点”
那些年,我们一起蹚过的大水
怀念“狼”
八十年代大玩家
1987年的马赛克
老谢的愧疚
青春的证明
上海爷叔
上海孃孃
开电驴的外国人
雪在烧
国庆十点钟
春天的回忆
影像的意义
图1:八十年代第一春,上海川沙县农民在乡村集市买黑白电视机,流露出好奇、喜悦的神
情。
前几天我写过一篇文章,说自己一般不怎么选择春节出行,一个重要的
原因是只有在春节的宝贵七天里,我在街上徜徉时,才能感受几分残留
的上海气息。其实,这种怀旧常常因为当事人记忆中对流逝岁月的不自
觉美化而显得不那么可靠——直到我们看到谢伟民先生的黑白照片。是
的,我们的确经历过那些。
海伦·凯勒有名篇《假如给我三天光明》,诗意地表达了她对未曾经历
的美好的心系。假如我得到类似的机会,可以有三天的时间穿越、回
溯,我会选择去哪里?可以肯定的是,其中一天我会留给八十年代的上
海。谢伟民先生的黑白照片,就是我的指南。在我人格形成的最重要时
期,被我漠视的一切,影音重现。我走进城市,成为年轻摄影师谢伟民
镜头中捕捉的人物,然后又在二十多年后成为黑白照片的一部分,放在
另一个王海的案头,让他震惊、不能自已。不说了,布鲁斯·威利斯的
《十二猴子》看多了。
并非流逝的总是难忘,而是岁月的魔力总是善于把庸常的生活变为经典
——在历经很久很久的沉淀之后,黑白照片如此,我们对于过往的记忆
钩沉亦如此。
这是影像的意义,也是生活的意义。
图2:1982年农历新年前夕,购买新衣的顾客把市百一店童装柜台围得水泄不通。
图3:1987年正月初二,虹桥路上拎着奶油蛋糕走亲访友的市民。
图4:1987年正月初二,广元路擦皮鞋的小摊,生意特别好。
图5:1983年正月初三,市内电话局设计部的团员青年,在江西中路设立临时公用电话点,为
大家服务。
图6:1987年元宵节前夕,华山路上,一个小女孩嚷着要妈妈买兔子灯。
......
评论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