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代中国的日本研究
- 资料大王PDF
-
0 次阅读
-
0 次下载
-
2024-10-19 21:11:39
微信
赏
支付宝
文档简介:
版权信息
书名:当代中国的日本研究(1981—2011)
所属丛书:中国哲学社会科学学科发展报告
作者:李薇 主编
设计:姚成号
ISBN:978-7-5161-1750-7
出版: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字数:545千字
版权所有·侵权必究
《中国哲学社会科学学科发展报告》
编辑委员会
主 任 王伟光
副主任 李 扬
编 委 (以姓氏笔画为序)
卜宪群 王国刚 王 巍 尹韵公 厉 声 张宇燕
张顺洪 李汉林 李 平 李 周 李向阳 李 林
李 薇 李培林 步 平 吴恩远 陈众议 陈泽宪
陆建德 房 宁 金 碚 杨 光 卓新平 周 弘
郝时远 郑秉文 赵剑英 晋保平 曹广顺 黄 平
朝戈金 程恩富 谢地坤 裴长洪 蔡 窻 潘家华
总策划 赵剑英
统 筹 曹宏举 王 浩 任 明
总序
当今世界正处于前所未有的激烈的变动之中,我国正处于中国特色
社会主义发展的重要战略机遇期,正处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关键期和
改革开放的攻坚期。这一切为哲学社会科学的大繁荣大发展提供了难得
的机遇。哲学社会科学发展目前面对三大有利条件:一是中国特色社会
主义建设的伟大实践,为哲学社会科学界提供了大有作为的广阔舞台,
为哲学社会科学研究提供了源源不断的资源、素材。二是党和国家的高
度重视和大力支持,为哲学社会科学的繁荣发展提供了有力保证。三
是“百花齐放、百家争鸣”方针的贯彻实施,为哲学社会科学界的思想创
造和理论创新营造了良好环境。
国家“十二五”发展规划纲要明确提出:“大力推进哲学社会科学创
新体系建设,实施哲学社会科学创新工程,繁荣发展哲学社会科
学。”中国社会科学院响应这一号召,启动哲学社会科学创新工程。哲
学社会科学创新工程,旨在努力实现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以学术观点
与理论创新、学科体系创新、科研组织与管理创新、科研方法与手段创
新、用人制度创新为主要内容的哲学社会科学体系创新。实施创新工程
的目的是构建哲学社会科学创新体系,不断加强哲学社会科学研究,多
出经得起实践检验的精品成果,多出政治方向正确、学术导向明确、科
研成果突出的高层次人才,为人民服务,为繁荣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明
服务,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服务。
实施创新工程的一项重要内容是遵循哲学社会科学学科发展规律,
完善学科建设机制,优化学科结构,形成具有中国特色、结构合理、优
势突出、适应国家需要的学科布局。作为创新工程精品成果的展示平
台,哲学社会科学各学科发展报告的撰写,对于准确把握学科前沿发展
状况、积极推进学科建设和创新来说,是一项兼具基础性和长远性的重
要工作。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伴随中国社会主义革命、建设和改......
评论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