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PDF电子书资源免费下载网

上传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PDF图书 > 畅销书 > 小蜜蜂全站 > 中国北方农村社会的民间信仰

中国北方农村社会的民间信仰

二扫码支付 微信
二扫码支付 支付宝

还剩... 页未读,继续阅读

免费阅读已结束,点击付费阅读剩下 ...

¥ 0 元,已有0人购买

免费阅读

阅读已结束,您可以下载文档离线阅读

¥ 1 元,已有0人下载

付费下载
文档简介:

目 录 序 卓新平 欧氏前言 欧大年 Preface 研究方法篇 为什么研究民间信仰?——兼论民间信仰的现代价值 历史、文献和实地调查——研究中国民间信仰的综合方法 在跨文化的诠释中确立典范——杨庆堃关于中国弥漫性宗教概念的 意义 传统篇 传统社会北方农村民间信仰中的政府角色 中国北方乡村仪式的领袖和组织 祈雨的仪式 中国北方农村的信仰和价值 现代篇 中国北方乡村民间宗教的复兴及其策略 北方民间信仰中的肉身成道:从王二奶奶到香河老人 民间宗教在乡村的恢复:邯郸磁县羌村蔺相如庙田野研究 公益活动与中国乡村社会资源 后记 中国北方农村社会的民间信仰 范丽珠 欧大年(Overymer)著 上海 序 卓新平 民间信仰是研究和解答中国人的“宗教性”的一个重要方面,尤其对 理解宗教的普遍性、草根性、群众性起着非常关键的作用。在中国学术 界,仍有人对美国宗教学芝加哥学派代表人物伊利亚德所言宗教乃一 种“人类学常数”持怀疑态度,认为人类历史发展很久后才有宗教出现, 而且宗教也不是整个人类都普遍信仰的现象。对此争议,我们应该从人 类文化及文明的形成、人类社会的构建及其凝聚力的视角来思考、评 论。人类文化的出现是不是与宗教同步,是不是最初乃以宗教文化的形 式来亮相?人类社会的形成基于什么观念来团结、凝聚、整合其社会成 员,这种社会观念或社会向心性是否具有宗教性或宗教意义?这些问题 都需要我们以客观、科学、求真的态度来研究。其实,历史上和现实中 的民间信仰现象,为我们探究并回答上述问题提供了重要启迪和思路。 宗教的“建制性”和“弥散性”区分,也是中国人理解宗教多有分殊之 处。当代中国学术界曾多以宗教的社会性、尤其是从宗教的社会组织、 社会制度来界定宗教,而对“弥散性”宗教的意义重视不够。只是因为讨 论杨庆堃所著《中国社会中的宗教》及其提出的“弥散性”(或译“弥漫 性”、“分散性”)宗教概念,人们才真正蓦然回首,重新审视中国民间 宗教及民间信仰的形态和性质。所谓“弥散性”指宗教信仰形态中组织结 构的缺失或不足。但是,如果我们认真琢磨和推敲,则会发现宗教中 的“制度性”和“弥散性”并不截然分开,二者之间有着复杂关联和交织, 其分类或形态的界定仅有相对的意义。从宗教学的理解来看,对宗教的 定性关键在于人们的“宗教性”,而不是其外在的组织建构或制度形式。 这种“宗教性”在很大程度上就是施莱尔马赫所说的人们“绝对的依赖 感”,以及奥托所描述的对“神圣”既向往、又畏惧的心境。虽然这些表 述后来多为宗教心理学所采用并进而加以展开,却在实质上揭示出人 的“宗教性”所表现的精神信仰意义及人之原初信仰状况。这应是我们打 开......

资料大王PDF
资料大王PDF
  • 85745

    文档
  • 122.201

    金币
Ta的主页 发私信

85745篇文档

评论

发表评论
< /0 > 付费下载 ¥ 1 元

Powered by 阿里PDF-免费文档电子书下载

Copyright © PDF电子书资源免费下载网 All Rights Reserved. 皖ICP备2021018472号-4
×
保存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