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性及其不满:中国现代文学的张力结构
- 资料大王PDF
-
0 次阅读
-
0 次下载
-
2024-10-19 09:06:33
微信
赏
支付宝
文档简介:
目录
绪论现代性:反思与重构
第一章中国现代文学史与现代性
第一节“现代性”话语分析与中国现代文学现代性的再阐释
第二节“重写文学史”:一个没有终结的现代命题
第三节翻译文学与中国现代文学的现代性
第四节文学现代性追求与儒家思想传统
第二章近现代文论与现代性
第一节梁启超、王国维对中国现代文学现代性的导引
第二节《新青年》与中国文学现代性话语的构建
第三节《学衡》《甲寅》对中国文学现代性发展的逆向促动
第三章新旧诗与现代性
第一节旧体诗:民族性与现代性的会通
第二节郭沫若诗歌的现代性
第三节李金发诗歌:异域生存理解与新诗现代性创构
第四节闻一多诗学:现代性追求中的矛盾与困窘
第四章通俗文学与现代性
第一节鸳鸯蝴蝶派的曲折遭际与中国文学现代性理解的历史变迁
第二节张恨水小说的现代性与反现代性
参考书目
后记
绪论现代性:反思与重构
一
思考中国文化和现代文学的现代性问题,并对此作出爬梳、理析和
辩驳,这在中国学术界虽然是个老话题,但却有着言说不尽、弥久常新
的学术魅惑,因为从过去来说, 20 世纪的学术思想“无论欧美还是汉语
知识界,一百年来关注的问题是现代现象”,就将来而言,“在未来的世
纪,学术思想仍将因现代幽灵的纠缠而费神”刘小枫:《现代性社会理
论绪论·前言》,上海三联书店, 1998 年版,第 1 页。。由于社会意识形
态、历史时代视野和学科设置合法性等方方面面的原因,在认识和理解
中国现代文学的现代性特征的过程中,我们的思维不免存有不少混沌、
盲点和误区,有许多问题还没有理清,有待我们作更细致的分析和更理
性的判断。因此,我们觉得,如果能从一个新的角度对中国文学的现代
性作出自己的理解和阐释,并以此为起点,通过对文学事实的客观考
察,进而对现今中国现代文学的历史框架进行重构,仍然是有一定的学
术价值的。
从重塑现代性的角度来重构中国现代文学的历史框架,这是“重写
文学史”的一种表现形式。“重写文学史”的口号虽然是 20 世纪 80 年代提
出的,但对文学研究来说,它的学术意义是长期性的,作为一个重要的
学术指标,它的任务远没有完成,因此,仍将在现在和将来的很长时间
里一直引领着(指导着)我们的文学研究和学术探索。为什么要不断地
重写文学史?文学史重写还有什么可能?或者说,我们现存的文学史观
念和文学史著述还有什么问题存在?只有现存的文学史观念和文学史书
写还存在问题,才可能赋予我们的文学史重写与重构以历史的合法性。
然而,对文学史的反思、批判和重构,又并非是一种可以随意为之的事
情,它最初可能起因于我们对一些固有的文学观念的质疑、对现行的文
学史教材的不满,而我们所有关于文学史的反思和重估,只有建立在现
代文学发展时期确切存在......
评论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