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影牛津通识读本
- 资料大王PDF
-
0 次阅读
-
0 次下载
-
2024-10-13 22:47:47
微信
赏
支付宝
文档简介:
版权信息
书 名 电影
作 者 【英】迈克尔·伍德
译 者 康建兵
责任编辑 许丹
出版发行 译林出版社
ISBN 978-7-5447-7654-7
关注我们的微博:@译林出版社
意见反馈:@你好小巴鱼
目录
CONTENTS
序言
前言
第一章 活动图像
第二章 信任影像
第三章 金钱本色
八十部电影环游世界
索引
注释
序言
吴冠平
我动笔写这篇序言的时候,卡梅隆编剧及监制的电影《阿丽塔:战
斗天使》正在热映。动作捕捉技术、CG(计算机动画)技术创造出逼
真的非人类世界。观众在影院中感受着真实,但没有人认为他们会亲历
银幕上的世界。在人类的视觉感知与认知边界被不断刷新的数字时
代,“电影”老派的样式似乎在受到挑战。我们质疑摄影术与真实世界的
原始关系;我们也质疑在黑暗影院中与一群陌生人面对银幕共享故事的
必要性;我们甚至还会质疑真人演出的必要性……然而观众的眼睛应该
没错,看到和听到的都是真实甚至正确的,银幕为观众提供了背书。迈
克尔·伍德用“依赖”这个词来解释电影媒介作用于观众的心理机制:“所
有电影都依赖于视觉上的证据,以至一种非凡的程度”,“视觉上的证据
就会使我们信服——我们把隐含的历史或虚构的世界组织在一起,并对
结果感到满意”。或许《阿丽塔:战斗天使》是个极端的例子,对于大
多数电影而言,现实世界真实存在的“印迹”被记录在从感光胶片到内存
卡的介质上,经过排列组合后,成为连续的活动画面。“可以认为,在
电影出现之前我们最重要的电影经验之一,就是坐在火车或汽车上看世
界掠过。”这话大致包含了三层意义,其中两层很好理解,一是运动,
二是不同部分的完整性。第三层意义常在我们不经意间“掠过”:完整性
是如何建构的。之所以会“掠过”,是因为我们根本没有意识到不同的视
觉场景在一种机制中被整合。伍德对此的精辟洞见是:“连续镜头”是电
影会被保留下来的两种意义之一。也就是说,电影的连续镜头并不是世
界的全部,而只是人类现实经验的不同部分,它们通过某种主观的机制
形成了整体性的错觉。电影的本质是“弄假成真”。
所有关于运动乃至真实世界的知觉,就连续性而言都是虚幻
的。大脑不断接收和理解外界刺激,将它们组合成看起来像是持续
运动或静止世界的图像。可以说,现实由眼睛记录,由大脑组合
[……]在有运动的地方,大脑不是看电影,而是制作电影;它集
制片人、导演和电影院于一体。
数字时代对电影做的最极端的美学改造就是颠覆“连续镜头”的意
义。俄罗斯导演索科洛夫的《俄罗斯方舟》,美国导演迈克·菲吉斯的
《时间密码》,中国导演毕赣的《路边野餐》和《地球的最后夜晚》,
都试图用单个长镜......
评论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