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日的风景
- 资料大王PDF
-
0 次阅读
-
0 次下载
-
2024-10-06 14:39:29
微信
赏
支付宝
文档简介:
目 录
代序:当我们谈日本的时候我们谈什么
落寞的背影
寂灭之美
那时的衣冠
无情成解脱
湮没在人群中的我的脸
人间、间人与间文化
礼貌的芳香
夏之风物诗
岂可食无鱼
达人与职人
缪斯的驻足
漫画脱亚
川柳中的牢愁
此翁白头真可怜
最是那一低头的温柔
幸福终点站
时间汤中的平田老人
遍路上的情侣
浮世中,一种叫“粹”的表情
逝川·落花·无常
女性的大河剧
外面的世界太无奈
松之恋
如川而逝
大梦谁先觉
最后的武士
浪花节人生
久留米妖魅的画魂
一条运河与一个主妇
无垢的利益
身体的语言
草食男的恋爱经典
幼稚的力量
渡边淳一的幻觉世界
芥川奖中的女孩
村上的祛魅
吉川幸次郎的“中国乡愁”
后记
知日的风景
——日本的历史文化与当下
汪涌豪
復旦大學出版社
代 序
当我们谈日本的时候我们谈什么
记者: 各位文汇网的读者朋友,观众朋友,大家好。非常欢迎大
家收看今天的“笔会在线”。今天我们节目很荣幸地邀请到了复旦大学中
文系汪涌豪教授来和我们聊聊日本。汪教授在《文汇报》上开了好几年
的专栏,专栏的名字叫“东邻浮绘”,是关于日本的文化随笔。文章都非
常长,给我们讲了很多不为人熟知的日本的历史典故、文化现象,以及
他个人对这些现象的分析与看法。今天非常欢迎汪教授做客我们的节
目。
我想问一下汪教授,其实现在市面上有很多关于日本的出版物,包
括随笔。您觉得您的专栏在最初设计的时候,是否参考过坊间其他同类
的出版物或者作品。
汪涌豪(以下简称汪): 参考过。十多年前,我在日本教书的时
候,就关注过当时在日中国人的写作。他们好像分为两拨人,一拨是记
者、编辑或教授,比如像李长声、段跃中、毛丹青、杨文凯、朱建荣、
莫邦富、叶千荣,等等。其中有一个叫李晓牧的比较特殊,他本来在中
国是学舞蹈的,然后从业日本新宿的歌舞伎町一番街,就是进入了风俗
圈,然后再从里面出来,写了很多东西,既新鲜又很扎实。但我觉得,
这批人当中,李长声先生的写作好像更为持久,见多识广,文笔老到,
我比较喜欢。另外一拨就是作家了,像萨苏、张石、林惠子,还有包括
我们中文系已故教授蒋孔阳先生的女儿蒋璞。他们也写过不少关于日本
文化的东西,有的还结集出版了。日本有好几种华文报纸,限于各种条
件限制,在采编两方面都不能使人满意,但有这些人在那里持续地写专
栏,或发表相关文章,还是丰富了外来者对日本社会的了解。也正是在
这类报纸上,我还看到如董炳月、李兆忠等人在日期间写的一些文章。
可惜他们中有的人回国后就不再写了。
就我个人的印象,这些人的写作各有特点,间或也有胜义可采,但
整体上说,还不能餍足人心。一是许多人谈得比较表面,尽管他......
评论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