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农村土地制度变迁_一个农业剩余的视角
- 资料大王PDF
-
0 次阅读
-
0 次下载
-
2024-09-26 22:27:13
微信
赏
支付宝
文档简介:
第一卷
第1章 相关的国家理论
第2章 农业剩余生成的理论模型
第3章 国家、农业剩余与农村土地制度变迁
第二卷
第4章 土地改革与农业剩余分配变化
第5章 农业剩余显性转移与定额提取
第6章 小农经济与国家工业化战略的冲突
第三卷
第7章 统购统销与农业剩余倒定额提取
第8章 农业剩余视野下的初级社和高级社
第9章 农产品市场价格与农业剩余显性转移
第四卷
第10章 人民公社与农业剩余的隐性转移
第11章 自留地、社队企业与农业剩余
第12章 人口变动、农业生产率与农业剩余
第13章 农业剩余倒定额提取下的农民和基层干部
第五卷
第14章 国家转型与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第15章 家庭承包责任制:国家与农民的博弈
第16章 国家有限度退出、人民公社解体与取消统购
第17章 农业剩余与乡镇企业崛起
第18章 农业剩余索取权变化与土地制度多样化
第六卷
第19章 农村土地制度变迁的动力
第20章 国家、农民、土地和农业剩余的动态关系
第1章 相关的国家理论
(一)新制度经济学的国家理论
长期以来,西方学界对中国1949年之后的国家的解释,主要有“极
权主义”和“全能主义”这两种模式。这种解释虽然揭示了现代国家的基
本构成要素,即权力高度集中和国家权力介入社会的广度与深度,但不
免带有过于强烈的意识形态色彩。在经济学视野中,较为可取的国家模
型,可以分为以下三种:无为之手、扶持之手和掠夺之手。无为之手主
要是基于斯密的理论,斯密倾向于相信充分信息的市场“看不见的手”的
作用,因此国家的作用是充当无为之手,政府应当越小越好。这实际上
是认为国家是经济与制度发展的外生变量,显然,由于充分信息的假
设,这一模式的制度发展是没有交易成本的。扶持之手与无为之手相
反,不再相信市场的看不见的手总是能发挥作用,而是在很多时候存在
着市场失灵,因此需要由国家或政府通过制度设计来完善市场,其理论
基础是福利经济学,不过,仍然接受零交易成本的假定。扶持之手的问
题在于,它没有界定政府与市场的边界,在国家权力没有受到有效制约
的情势下,国家或政府通过制度设计来完善市场的目标难以有效实现,
由于国家与市场界限不清,即国家尚未找到自己明确的栖身之地,因此
很难说国家已经成为内生变量了。掠夺之手则假设国家也是利益主体,
并会使用强制力来实现自身利益,因此成为了掠夺之手,通过将国家变
成一个利益主体,掠夺之手将国家作为一个内生变量来处理。奥尔森等
人都是视国家为掠夺之手的。在这三种观点中,掠夺之手较为准确地描
述了国家或政府在实际运行状态,对于新制度经济学的国家理论的影响
也更大。
新制度经济学中的国家理论是在一个交易成本不为零的情况下进行
的。交易成本......
评论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