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语诵读本
- 资料大王PDF
-
0 次阅读
-
10 次下载
-
2024-09-08 23:35:19
微信
赏
支付宝
文档简介:
目
录
序:谈谈经典诵读与学校教育
编辑凡例
学而篇第一
为政篇第二
八佾篇第三
里仁篇第四
公冶长篇第五
雍也篇第六
述而篇第七
泰伯篇第八
子罕篇第九
乡党篇第十
先进篇第十一
颜渊篇第十二
子路篇第十三
宪问篇第十四
卫灵公篇第十五
季氏篇第十六
阳货篇第十七
微子篇第十八
子张篇第十九
尧曰篇第二十
让“雅言传承文明,经典浸润人生”
论语诵读本
“中华诵·经典诵读行动”读本编委会 编
中华书局
序:谈谈经典诵读与学校教育
王登峰
(国家语言文字工作委员会副主任 教育部语言文字应用管理司司长)
中国经济发展速度非常快,备受瞩目,中国文化也一直吸引着世界的目光。进入新世纪以
后,中央提出要实现文化的大发展大繁荣,掀起文化建设的新高潮。党的十七大报告提出要弘
扬中华文化,建设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党中央和国务院及各级各部门都在关注传统文化,
而且把它列为社会建设的一个很重要的文化课题。这是我们推进中华经典诵读的一个非常重要
的契机。
推广普通话、推行规范汉字,要有一个载体。诵读中华经典既可以推广普通话,同时又让
大家有一个接触、了解、熟悉、热爱优秀传统文化的机会。教育部、国家语委在推动“中华
诵”活动的过程中,越来越认识到中华经典对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提高个人修养的重要作
用。
中华经典的文化价值到底是什么?
第一,中华经典包含着我们中国人的价值观,这种价值观潜移默化地影响着我们的思想和
行为。语言和文化是密不可分的,语言里蕴含着文化的深层次的价值观。当我们诵读经典时,
经典里面所包含的价值理念会潜移默化地影响到我们。
第二,传统历史文化,特别是经典所蕴含的一些内涵,已经影响我们的思维方式,影响我
们对世界的看法。在西方人的人格结构里有一个非常重要的概念,叫做情绪稳定性,或者叫神
经质,认为只要是消极情绪就是不稳定的,也就是说他们把情绪都当作“情绪”。而我们中国人
看到一个人伤心、生气、发脾气、退缩、敏感的时候,首先想到的不是他的情绪,而是会想到
他遇到什么事情,他的人际关系怎么样、他的家庭关系怎么了,等等。中国人会把一个人的情
绪跟看上去没有直接联系的事情联系在一起,这与西方人有着根本的不同,这就是在传统文化
影响下,人格结构和思维方式的不同。
第三,中华经典里面蕴含的内容也在塑造着中国人的行为方式。《论语》里面讲“己所不
欲,勿施于人”,就是你自己不想要的东西,也不要硬塞给别人,这是从反面来论证你应该怎么
对待别人,是一种“防御性”的方式。另外《孟子》里面讲“惟仁者为能以大事小,是故汤事葛,
文王事昆夷”,意思是当你身居高位,或者处于优势地位时,要包容比你差的人,形成......
评论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