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PDF电子书资源免费下载网

上传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PDF图书 > 畅销书 > 小蜜蜂全站 > 唐诗鉴赏辞典

唐诗鉴赏辞典

二扫码支付 微信
二扫码支付 支付宝

还剩... 页未读,继续阅读

免费阅读已结束,点击付费阅读剩下 ...

¥ 0 元,已有0人购买

免费阅读

阅读已结束,您可以下载文档离线阅读

¥ 1 元,已有0人下载

付费下载
文档简介:

唐诗鉴赏辞典 萧涤非等/著 上海辞书出版社 设计制作/Cyniczzz 本书是非授权电子书,请尊重版权,低调使用 序言 中国是一个诗的国度。 唐诗是中国五七言古今体诗的高峰。 这座高峰的出现不是偶然的。它有多方面的原因:从七世纪建国到八世 纪中叶安史叛乱之前这一百多年,唐帝国的经济一直是上升的。经济的 发展必然导致文化的繁荣,即使在安史乱后由于南方的开发与南北交通 保持畅通,经济和文化增长的势头也没有停顿下来。这个社会,正是整 个唐代文学艺术的温床。其次,有“五胡十六国”极其纷扰混乱的局面到 隋唐统一,是一个国内各民族有斗争而融合的过程。国内各民族的融合 还加上当时日趋频繁的国际文化交流,都使得各阶级阶层的生活变得丰 富复杂,为作家们的修养和创作提供了多种多样的养料和素材。其三, 在长期南北分裂以后建立起来得唐帝国,对各种思想,也和对各族文化 一样,采取了兼容并包的态。例如儒释道三教就是始终并存的,虽然有 的时候也因人主的好恶,不免轩轾。因此,唐人思想比较活泼言行较少 拘束。这就为诗歌创作和流行提供了方便,从而形成了唐诗的群众性基 础。大家都爱写诗,爱读诗。这,对于唐诗的发达,诗人的成长,是不 可能不发生积极作用的。其四,唐帝国为了巩固其统治,制定和执行了 通过科举从庶族地主中选拔人才的制度,以打破高门大族对仕途的垄 断。进士是科举中最贵重的,而进士的考试以诗赋为主要内容。这种决 定士子前途的考试和因之而派生的行卷之风,也直接促进了诗歌的创 作。最后就诗歌本身而论,过八代先驱者的努力,五七言古诗已经成 熟,律绝诗也基本上跨越了它们的试验阶段,足供唐代诗人自由采用。 前辈们积累起来的艺术经验,充分表现了汉语之美的多种样式,都使得 他们易于借鉴昔贤,驰骋才力,发抒性灵,来扩大诗的反映面,提高诗 的表现力。所有这些原因综合起来,就使得唐诗盛况空前,后难为继。 以下,试将唐诗的流变勾画一个轮廓。 自公元618年唐帝国建立后,最初30余年,诗坛上仍旧弥漫着梁陈余 风。形式上讲究调声、隶事和内容上延袭宫体,是其主要特征。只有王 绩在追踪晋宋间独来独往因而不免于寂寞的陶渊明。他虽以此为后世所 称叹,但在当时,也同样是寂寞的。 武则天于公元655年立为皇后。在她当政时期,唐诗开始呈现了自己的 面貌。王勃、杨炯、卢照邻、骆宾王、沈佺期、宋之问和杜审言等,陆 续登坛。这些人,在当时封建秩序以及道德规范、审美观念逐渐恢复正 常的基础之上,改造了宫体诗(包括律化了的绝句--小律诗),完善了 七言古体。经过他们的努力,题材和主题由宫廷的淫靡改变为都市的繁 华和正常的男女之爱,由台阁应制扩大到写江山之美和边塞之情;风格 也由纤柔卑弱转变为明快清新。 同时,陈子昂却走着与这些人在方式......

资料大王PDF
资料大王PDF
  • 86086

    文档
  • 137.726

    金币
Ta的主页 发私信

86086篇文档

相关搜索

唐诗鉴赏辞典

评论

发表评论
< /0 > 付费下载 ¥ 1 元

Powered by 阿里PDF-免费文档电子书下载

Copyright © PDF电子书资源免费下载网 All Rights Reserved. 皖ICP备2021018472号-4
×
保存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