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学琛清史论文集
- 资料大王PDF
-
0 次阅读
-
0 次下载
-
2024-09-05 22:40:27
微信
赏
支付宝
文档简介:
目录
清代旗地的性质及其变化
关于清代皇庄的几个问题
清代的八旗王公庄园
关于清初的“逃人法”
清代旗兵、余丁的地位和反抗斗争
入关前东北地区民族关系的变化
入关后满汉关系的发展变化
从《红楼梦》看清代的八旗王公贵族
满族与“康乾盛世”
清朝的民族政策
附录:杨学琛先生生平
清代旗地的性质及其变化
旗地是清代满族特有的土地占有形式。对旗地的探讨,可以帮助我
们了解满族的生产关系、阶级结构、阶级斗争及满族发展的特点。旗地
的形成与变化过程,也说明了下列问题:它一方面反映出国家机器强力
改变生产关系的作用,另一方面表明阶级斗争摧垮凭借暴力维持的落后
剥削方式的巨大威力。
清代旗地的文件主要收藏在内务府档库中,内阁、军机处、宗人府
的档库也收藏了一部分。清人的奏议、文集、方志、笔记中记述旗地的
材料比较少,各朝大清会典、会典则例与事例,以及《皇朝文献通考》
等官书也只简单记载了旗地的数目、分配和皇庄的组织情况。因而,关
于旗地发展变化的具体情形便成为难以了解的问题。新中国成立以来,
专门论述旗地的文章还不多。这些论著对于旗地的研究提供了一些有意
义的贡献,但是由于很少运用丰富的档案资料,作者对一些问题的认识
还不够全面。他们或以皇庄(旗地的一部分)的情况来概论旗地的全
貌,或以后期事实作为探讨清初旗地的重要根据。对旗地研究的进一步
深入,还有待开展。今就初步搜集到的中央档案馆和东北档案馆两处所
保存的有关旗地的档案,结合清实录、清会典等官书,进行初步整理,
略述所见如下。
一 清初旗地的性质
15~16世纪,居住在明代辽东边外的女真部落已发展到奴隶制阶
段。1621年,他们进入明辽东地区(今辽沈地区)以后,迅速向封建制
转化。1621年,努尔哈赤将所占据的辽沈地区大片土地授给满族人民,
每丁给地六垧(每垧六亩),每三人中一人充兵,每牛录三百丁出谷二
百石作为国课。同时,对汉族人民也授地六垧,并规定三丁合耕官田一
垧(后改为三丁出谷二石)。这样确立了封建土地所有制和封建赋役
制。1625年,又将辽沈地区大量汉人编入庄田,每庄男丁十三名,牛七
头,耕地一百垧,二十垧供官,八十垧自食,建立了大批农奴制庄田,
部分由贵族所有,部分赐予备御以上的八旗官员。
1644年,满族贵族勾结部分汉族地主,打败李自成部农民军,入都
北京,建立起以满族贵族为首的清中央封建政权。满族贵族以八旗兵丁
作为巩固统治、镇压人民的重要支柱。一方面为了长期保证兵源,另一
方面为进一步扩大农奴制的剥削范围,他们大量圈占土地,逼民为奴,
强制移植农奴制于关内。
掠夺土地是建立农奴制的重要条件。顺治元年(1644)十二月,世
祖下谕,清查近京各州县无主荒田......
评论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