左撇子女人
- 资料大王PDF
-
0 次阅读
-
0 次下载
-
2024-08-26 23:19:43
微信
赏
支付宝
文档简介:
目录
封面
编者前言
短信长别
真实感受的时刻
1
2
3
4
5
6
7
8
左撇子女人
封面
编者前言
彼得·汉德克(Peter
Handke,1942—)被奉为奥地利当代最优秀的作
家,也是当今德语乃至世界文坛始终关注的焦点之一。汉德克的一生可
以说是天马行空独来独往,像许多著名作家一样,他以独具风格的创作
在文坛上引起了持久的争论,更确立了令人仰慕的地位。从1966年成名
开始,汉德克为德语文学创造出了一个又一个奇迹,因此获得过多项文
学大奖,如“霍普特曼奖”(1967年)、“毕希纳奖”(1973年)、“海涅
奖”(2007年)、“托马斯·曼奖”(2008年)、“卡夫卡奖”(2009
年)、“拉扎尔国王金质十字勋章”(塞尔维亚文学勋章,2009年)等。
他的作品已经被译介到世界许多国家,为当代德语文学赢来了举世瞩目
的声望。
汉德克出生在奥地利克恩滕州格里芬一个铁路职员家庭。他孩童时代随
父母在柏林(1944—1948)的经历,青年时期在克恩滕乡间的生活都渗
透进他具有自传色彩的作品里。1961年,汉德克入格拉茨大学读法律,
开始参加“城市公园论坛”的文学活动,成为“格拉茨文学社”的一员。他
的第一部小说《大黄蜂》(1966)的问世促使他弃学专事文学创作。
1966年,汉德克发表了使他一举成名的剧本《骂观众》,在德语文坛引
起空前的轰动,从此也使“格拉茨文学社”名声大振。《骂观众》是汉德
克对传统戏剧的公开挑战,也典型地体现了20世纪60年代前期“格拉茨
文学社”在文学创造上的共同追求。
就在《骂观众》发表之前不久,汉德克已经在“四七社”文学年会上展露
锋芒,他以初生牛犊不怕虎的精神严厉地批评了当代文学墨守于传统描
写的软弱无能。在他纲领性的杂文(《文学是浪漫的》,1966;《我是
一个住在象牙塔里的人》,1967)中,汉德克旗帜鲜明地阐述了自己的
艺术观点:文学对他来说,是不断明白自我的手段;他期待文学作品要
表现还没有被意识到的现实,破除一成不变的价值模式,认为追求现实
主义的描写文学对此则无能为力。与此同时,他坚持文学艺术的独立
性,反对文学作品直接服务于政治目的。这个时期的主要作品有剧作
《自我控诉》(1966)、《预言》(1966)、《卡斯帕》(1968),诗
集《内部世界之外部世界之内部世界》(1969)等。
进入70年代后,汉德克在“格拉茨文学社”中的创作率先从语言游戏及语
言批判转向寻求自我的“新主体性”文学。标志着这个阶段的小说《守门
员面对罚点球时的焦虑》(1970)、《无欲的悲歌》(1972)、《短信
长别(1972)、《真实感受的时刻》(1975)、《左撇子女人》
(1976)分别从不同的度,试图在表现真实的人生经历中寻找自......
评论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