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读13_消失的作家
- 资料大王PDF
-
0 次阅读
-
0 次下载
-
2024-08-24 16:45:27
微信
赏
支付宝
文档简介:
单读13:消失的作家
吴琦 主编
消失的作家
最近学了一个新词——泡面番,又是日本人的发明。利用一杯泡面的制作时间,讲完一个故事,牙缝
一般的几分钟空闲,完美地被填满。实习生同学们教会我许多事,这是其中一件。
我惊讶于影像是如何紧密地构成他们认知世界的基本单元,在那个由无数的屏幕所组成的楚门新世界
里,视觉主导一切。与他们谈话,门槛在于你是否能够援引最近的电影、电视和动漫,以及随时可以拿出
手机来展示的GIF和短视频。这让我想起几年前去一户美国人家做客,互不相熟的各位,完全依靠流行歌
手、影视明星来延续饭局。大众文化的状况必然是这样的。这时候你必须承认,早就没人看书了,看书的
人也不大会把最近看过什么书挂在嘴边。
《单读》的作者、作家李静在朋友圈里说过一句,大意是,现在英美电视剧正继续着19世纪古典小说
家们做过的事情。这个断言值得更细致的推敲,但伟大的叙事传统的确正在转换它的媒介。偶然看到一部
叫作《百年酒馆》(Horace and Pete)的美剧,演到一半时,屏幕一黑,音乐响起,打出一行
字“intermission(幕间休息)”。时空陡然翻转,这可是歌剧里最堂皇的暂停!
在这间经营了一百年的酒馆里,不卖时髦的鸡尾酒,老板一言不合就骂人,老顾客买一瓶啤酒三美
金,误打误撞进来的人却要付四块五。老板说,他们是来喝酒的,你们是来看热闹的,你们已经得到了别
的东西。那些出色的影像作品,除开过分猎奇的部分,的确比其他人更加仔细、敏感地听到了时代的声
音。而作家们似乎“消失”了,成为过去的风景。
但怀旧的时刻还远未到来。当严肃的痛切的声音在主流中丧失,边缘的隐秘的创造出现了,他们冲进
社会之前首先滋养了文学。即便在青春文学一代之中,一些作者在自我意识内部的探索,也比另外一些甜
腻的商业趣味更加叛逆。更多的人改头换面、登堂入室,进入影视的世界,依然产出了《百年酒馆》《路
边野餐》这一类的影片。这样看来,讨论作家的创作仍然比谈论他们的处境更重要一些。这是我们与时代
之间一场互相的围猎。
至少需要一些时刻停止抱怨,如果我们不希望抱怨成为唯一的灵感来源。这一期,单读试图更清晰地
辨认关于“消失”的预言,作家访谈、书评、随笔,以及越来越普遍的跨媒介实践,是我们进入的方式。
如果说历史和政治搭成的死角,让外部的死亡变得难以探讨,那么内部的失踪呢?“更多的人死于心
碎。”一些作家“消失”在盛名中,我们很少真正接近他们。供上神坛的马尔克斯,在他的牙医眼中是一个怎
样的人?同样作为文学偶像的张爱玲,她的文学和自我如何影响她的后辈?和张爱玲一样,在海外用英文
写作的哈金,何以回到中文,回到诗歌?因写作中国而爆得大名的美国记者何伟,也成为某种榜样,让更
年轻的中国作者重走中......
评论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