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国人物传记:全景还原真实的胡适、蔡元培、陈独秀和王明
- 资料大王PDF
-
0 次阅读
-
0 次下载
-
2024-07-21 22:09:29
微信
赏
支付宝
文档简介:
总
目
录
再造文明之梦:胡适传(修订本)
重释蔡元培与北大——记忆史的视角
陈独秀全传
王明年谱
新序
在近代中国历史上,对同时代读书人影响最大的有三位,分别是曾
国藩(1811—1872)、梁启超(1873—1929)和胡适(1891—1962)。
能有幸写其中一人的传记,是非常荣幸的事。而其缘起,却非常偶然。
一 写作缘起
那是1994年,我回母校四川大学任教不久,在一次向隗瀛涛老师请
教时,得知他受四川人民出版社的委托,正主编一套“强国之梦”丛书。
出版社方面,是想以这套丛书去争取获奖,希望主编和作者的层次
能比别的通俗读物高一些。基于这样的设想,策划者先确定了十位有教
授、副教授职称的中青年作者,然后敦请隗老师担任主编。那时隗老师
正主持着一个重点项目的研究,本无余力他顾。但出版社促请甚殷,而
隗老师更多出于支持年轻人之意(相当一部分丛书的作者或直接出自隗
老师门下,或长期追随请教,有些人或也盼望有书出版可有助于升
等),终于同意出山。
据我后来所知,出版社的立意是本着学术为现实服务的精神,想以
这套书去争取“五个一工程”奖,故定位为普及性的“通俗读物”。策划者
原计划在“强国之梦”之后续出一套“强国之路”丛书,以两套书来共同表
述“只有社会主义才能救中国也才能强国”这一主题,以弘扬主旋律。据
此设想,前一套书的撰写对象即“做梦”者,而后者则为“走路”者(以中
共革命家为主)。前者包括一些不那么“先进”的人物,借以凸显后
来“走路”者的高明。
这一设想后来证明有些书生气,至少两套书没有一起推出,使策划
者的想法未能清晰地表露出来。其后正因丛书包括了像胡适这样不“先
进”的人物,而又未对其做出有力的批判,引起一些社科奖评委的强烈
反对,直接影响了全套书获任何奖的可能性。对此我个人负有直接的责
任,因为胡适其人的“入选”,就是我提议的。
那时丛书似已“启动”,隗老师把策划者拟定的十位研究对象告诉
我,并征询我的看法。记得其中包括洪秀全,而没有曾国藩、梁启超和
胡适。我因少小失学,修养差而性鲁直,即冒昧提出:论历史作用,太
平天国诚不可谓不大;但就对当时人的影响言,洪秀全恐怕还不如曾国
藩(暂不论其“革命”与“反动”)。而近代最能影响其同时代人的,还有
梁启超和胡适,这几人最适合古人“知人”以“论世”的取径,应列入研究
对象。
我原不过顺便说说而已,没想到隗老师立刻予以鼓励,后来洪秀全
与另一人果被删去,虽未曾加入曾国藩,却增添了梁启超和胡适。隗老
师知道我写过有关胡适的论文,即命我担任胡适一书的撰者。我虽读过
与胡适相关的多数材料,却从无为其写传的思想准备,自然不敢受命。
但隗老师以胡适的“......
评论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