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中的异乡_近代四川的文化、社会与地方认同
- 资料大王PDF
-
0 次阅读
-
0 次下载
-
2024-07-14 22:06:45
微信
赏
支付宝
文档简介:
图书在版编目(CIP)数据
国中的“异乡”:近代四川的文化、社会与地方认同/王东杰著.—北
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6.9
(新史学&多元对话系列)
ISBN 978-7-303-20701-5
Ⅰ.①国… Ⅱ.①王… Ⅲ.①文化史-研究-四川省-近代 Ⅳ.①K297.1
中国版本图书馆CIP数据核字(2016)第119989号
营销中心电话 010-58805072 58807651
北师大出版社学术著作与大众读物分社 http://xueda.bnup.com
GUOZHONG DE YIXIANG
出版发行: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www.bnupg.com
北京新街口外大街19号
邮政编码:100875
印 刷:北京京师印务有限公司
经 销:全国新华书店
开 本:787mm×1092mm 1/16
印 张:19.5
字 数:252千字
版 次:2016年9月第1版
印 次:2016年9月第1次印刷
定 价:58.00元
策划编辑:谭徐锋 责任编辑:宋旭景 陈鹏
美术编辑:王齐云 装帧设计:蔡立国
责任校对:陈民 责任印制:马洁
版权所有 侵权必究
反盗版、侵权举报电话:010—58800697
北京读者服务部电话: 010—58808104
外埠邮购电话: 010—58808083
本书如有印装质量问题,请与印制管理部联系调换。
印制管理部电话: 010—58800825
导言
第一章 “乡神”的建构与重构:方志所见移民会馆崇祀中的地域认同
一、“乡神”的诞生
二、“一隅”通“天下”
三、成为“四川人”
四、结论
第二章 地方认同与学术自觉:清末民国的“蜀学”论
一、近代“蜀学”兴起诸说检讨
二、近世学风转移与“蜀学”勃兴
三、近代四川地方认同和学术自信心的提升
四、近代“蜀学”的自觉
五、余论
第三章 “不异的异乡”:二十世纪二三十年代旅外川人认知中的全国
与四川
一、国中的“异乡”
二、旅外川人言论中的四川
三、四川岂是化外?
四、结论
第四章 高等教育中的国家与地方:四川大学国立化进程(1925—
1939)
一、国立大学与省立大学的名实错位
二、“国立化”与“中央化”的纠葛
三、从“国立化”到“党化”
四、结论
第五章 机构与学风:民国时期四川大学历史学科的发展
一、学科肇建
二、预入主流
三、结论
参考文献
索引
后记
导言
本书展示了晚清民国一百多年间四川社会与文化史上的几个片段,
题材涵盖了从宗教信仰、学术研究到政治斗争等不同领域,涉及的社会
阶层则有军人政客、普通士子、精英学人,有时也稍许兼顾下层民众。
这些横切面经由许多......
评论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