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私家记忆
- 资料大王PDF
-
0 次阅读
-
0 次下载
-
2024-07-07 23:00:01
微信
赏
支付宝
文档简介:
上海街头
图为1994年左右淞沪铁路附近况貌。淞沪铁路经过国定路,沿途聚居人群的生活非常接近国定
路550弄,故借景思怀。(摄影/许海峰)
国定路,如今北起政立路,南到黄兴路,一路经过上海两所高校:
财经大学和复旦大学。国定路的名字,源于1927年当时国府的“大上海
计划”,在远离租界的地方,建立属于上海人自己的荣光。“国定”两
字,无疑蕴含了最朴素的家园安定的意思。
今天,国定路550弄已经从地图上永久地消失了。它的旧址大约在
今天国定路580弄的位置,601弄的对面。我第一次进入550弄,是1973
年,那年我两岁半。
在我的记忆里,除了混沌,还长久地印刻着那一天的镜头碎片:我
被人从火车的窗口递出去,穿着中山装胸前别一支钢笔的爷爷笑吟吟地
看着我,奶奶和叔叔在一旁。后来的事情我是听我奶奶在日后长久的黄
昏与黑夜来临之前对我絮叨的:从火车站把我接回家里的那天,左右邻
居都笑趴下了——从没见过一个孩子这么脏。从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农十
师182团十连,坐三到四个白天的汽车才能到乌鲁木齐市,再坐三天三
夜的火车,方抵上海。在支边的十七年中,我的父母在漫长的省亲往返
中耗尽了时间与金钱。
于我,比混沌来临之前更为混沌的1963年,一个火红的年代。我爸
妈响应伟大领袖的号召,来到新疆。如同传说中那般,他们中的一位是
偷取了家中的户口本报名然后成行的。在上海,我爷爷家住在国定路
550弄,一个乱哄哄类似虹镇老街的居民社区;我外公家住在距离差不
多两公里之外的四平路平昌街的铁路新村——上海铁路系统职工住宅
区,一色的黄色外墙,当年日本人留下的遗迹。从四平路国定路的平昌
街一直到国定路政民路沿线,直到20世纪80年代,日本人留下的这种风
格鲜明的两层联排民居还比比皆是。彼时,相隔不过一箭之遥的这两名
男女并不相识。
1973年,爸妈托一个回上海的同事把我捎回,随身行李中还有我好
印象最深的是,每年秋季,五角场大队的农民伯伯都会编制出红色
的柳条筐,堆得足有几层楼高。小孩子喜欢叫它“篮头山”。篮头山内
外,充满了新鲜植物的清香味道,那是如今的城市里杳无痕迹的一种气
息。有很多次,我远远望着篮头山的群山山脉,感觉它们像瞬间燃烧的
火把,只欠一丁点儿火星。
国定路550弄,刚解放的时候一定是棚户区。1973年往后,从我记
事起,里弄里不少居民和农民伯伯已经利用自己的勤劳双手,盖起了两
层的小楼。多年以后,我和一位出生于虹镇老街的朋友聊天,说起居民
自己造房子的事情。他说,造一幢两上两下的房子是他们里弄所有家庭
的梦想,为实现这个梦想,很多脑力体力双重透支的父亲在房子落成后
没几年就去世了。
房梁架好的那一刻,照例要从上边往......
评论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