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法新命题:基于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建设的背景
- 资料大王PDF
-
0 次阅读
-
0 次下载
-
2024-06-23 10:02:14
微信
赏
支付宝
文档简介:
“海上丝绸之路与中国海洋强国战略丛书”编委会
编委会主任 高明
编委会副主任 苏文菁
编委会成员(按姓氏笔画排序)
丁国民 王涛 甘满堂 叶先宝 庄穆
刘淼 〔新西兰〕约翰·特纳 苏文菁
杨宏云 杨艳群 〔新西兰〕李海蓉 吴兴南
张良强 张相君 〔马〕陈耀宗 林志强
周小亮 胡舒扬 〔新加坡〕柯木林 骆昭东
高明 唐振鹏 陶菁 黄清海 黄辉
〔马〕黄裕端 赖正维 潘红
丛书主编 苏文菁
“海上丝绸之路与中国海洋强国战略丛书”总序
中国是欧亚大陆上的重要国家,也是向太平洋开放的海洋大国。长
期以来,中国以灿烂的内陆农耕文化对世界文明产生了巨大的影响。近
百年来,由于崛起于海洋的欧洲文明对世界秩序的强烈影响,来自黑格
尔的“中国没有海洋文明”“中国与海不发生关系”的论调在学术界应者甚
众。这种来自西方权威的论断加上历史上农耕文化的强大,聚焦“中
原”而忽略“沿海”已是中国学术界的常态。在教育体系与学科建设领
域,更是形成了一个“中”“外”壁垒森严、“中国”在世界之外的封闭体
系。十八大提出了包括建设海洋强国在内的中华民族全面复兴的宏伟目
标。2013年以来,习总书记提出以建设“一带一路”作为实现该宏伟目标
的现阶段任务的重要战略构想。国家战略的转移需要新的理论、新的知
识体系与新的话语体系,对于农业文明高度发达的中国而言,建设富有
中国气质的、与海洋强国相适应的新知识体系、新话语体系、新理论更
是刻不容缓。
从地球的角度看,海洋占据了其表面的约70.8%,而陆地面积占比
不到30%,陆域成了被海洋分割、包围的岛屿。从人类发展的角度看,
突破海洋对陆域的分割、探索海洋那一边的世界、把生产生活活动延伸
至海洋,是人类亘古不变的追求。而人类对海洋的探索主要经历了四个
不同的阶段。
第一阶段是远古至公元8世纪,滨海族群主要在近海区域活动。受
生产力,特别是造船能力的影响,滨海人民只能进行小范围的梯度航
行,进行近海的捕捞活动。除了无潮汐与季风的地中海之外,其他滨海
区域的人民尚无法进行远程的跨文化交换与贸易。目前的知识体系还不
足以让我们准确了解该阶段的发展状况,但我们仍然可以从各学科的发
现与研究中大致确定海洋文化较为发达的区域,它们是环中国海区域、
环印度洋区域、环北冰洋区域,当然也包括环地中海区域。在这一阶
段,滨海区域开始出现与其地理环境相应的航海工具与技术,这是各地
滨海族群为即将到来的大规模航海储备力量的阶段。
第二阶段是8世纪至15世纪,滨海族群逐渐拓展自己的海洋活动空
间。随着技术的不断发展,他们由近海走向远洋,串联起数个“海”而进
入“洋”。海上交通由断断续续的“点”链接成为区域性、规模化的......
评论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