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武之间_北宋武选官研究
- 资料大王PDF
-
0 次阅读
-
0 次下载
-
2024-06-16 16:36:51
微信
赏
支付宝
文档简介:
第一节 州都监
第二节 巡检
第七章 最后的“近侍”:中央的武选官
第一节 “诸使类机构”与武选官
第二节 “通进宾赞,导达内外”
第八章 武选官的选任
第一节 权力与机构
第二节 班行补授、呈试出官、磨勘转迁
第三节 差遣注授
余论 分类与隔离
外一章 武选官研究的意义
参考文献
后记
作者简介:
赵冬梅,北京大学历史系副教授。主修宋史,并及晚唐五代,兴趣
在官僚制度、官僚生态、社会生活等。著有《武道彷徨:中国古代的武
举与武学》及论文若干,译著《中国转向内在:两宋之际的文化内
向》、《天潢贵胄:宋代宗室史》。
内容简介:
从唐后期到北宋,一群掌管宫廷事务的内职近侍、“陛下家臣”,因
其“结构性孤立”,在特定的历史机缘下,逐渐成长壮大为一个新的官僚
群体——武选官。边防军的统兵官、管理基层经济事务的监当官,二者
看似毫不相干,却是武选官最具代表性和最大宗的两类职位。武选官的
存在,有效地分割了统兵权,而这个群体却被“隔离”在政府行政决策权
力之外。宋代的官僚结构、官僚生态因而发生重大而微妙的变化。本书
所呈现的,是武选官的“前世”与“今生”,是其成长过程与变化机缘,是
皇帝、官僚群体与制度互动的生动细节。
中国古代官僚等级制度研究
文武之间:北宋武选官研究
赵冬梅 著
附表目录
表1 政和改官名前武阶表
表2 唐宋诸使一览表
表3 太祖朝边将职衔表
表4 太平兴国四年太原攻城战四面行营将领配置
表5 早期的定州都部署
表6 早期的镇州都部署
表7 北宋中期阵获转迁赐物等第
表8 元丰二年的福州巡检
表9 事务机构的层级结构
表10 大中祥符八年承天节、南郊奏荫子弟恩例
表11 仁宗前期文官奏荫子弟恩例
表12 仁宗前期武官奏荫子弟恩例
表13 庆历三年文官奏荫子弟恩例
表14 庆历三年武官奏荫子弟恩例
农15 元符元年修订军职换授武阶表
表16 咸平五年军职—外任换授例
表17 熙宁六年武举等第授官表
表18 《元丰格》大小使臣呈试三等试格表
表19 《元丰格》武官呈试出官等级表
表20 宣和马军司大小使臣出官武艺试格
序论 “武选官”——在文官与军职之外
这本书的主题是北宋的武选官。那么,武选官究竟是一些什么样的
官员呢?仁宗庆历二年(1042)十一月至三年四月,范仲淹担任陕西四
路都部署、经略安抚兼缘边招讨使,负责经制边防,抵御西夏。这期
间,他曾经向朝廷奏荐15名“边上得力材武将佐”。这15个人的名单如
下:
第一等:泾原路部署狄青,有度量,勇果,能识机变。
鄜延部署王信,忠勇敢战,身先士卒。
环庆路权钤辖、知环州种世衡,足机略,善抚驭,得蕃汉人情。
环庆路钤辖范全,武力过人,临战有勇。
第二等:鄜延路都监周美,......
评论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