仪礼礼记:人生的法度
- 资料大王PDF
-
0 次阅读
-
0 次下载
-
2024-05-26 23:20:55
微信
赏
支付宝
文档简介:
目
录
出版说明
前言
第一章 礼◆文明的脚步
一 礼从何来
二 人兽之别
三 礼与仪
四 缘人情而制礼
五 不变与可变
第二章 亲亲◆血缘的纽带
一 孝为人伦之本
二 事亲之礼
三 珍重手足情
四 五服——人伦的集中体现
五 宗族与家族
第三章 尊尊◆权力的表现
一 君与臣
二 世卿制及其影响
三 爵禄与选士
四 等级的标志
第四章 长长◆宗族外的人伦
一 敬老与养老
二 师道尊严
三 朋友之谊
四 待客和送礼
第五章 男女之别◆性别的不平等
一 礼之本
二 一夫多妻
三 男外女内
四 贞淫观
篇目索引
出版说明
“国学”一词,如果仅按照语词来解释,“犹言国故,指本国固有的
学术文化”(见1999年版《辞海》)。但如将“国学”作为一个体现中国
独特而古老文化的专用名词的话,其内涵则历来未有权威的论断。如国
学大师章太炎在其《国学概论》中称:国学之本体是经史非神话、经典
诸子非宗教、历史非小说传奇;治国学之方法为辨书记的真伪、通小
学、明地理、知古今人情的变迁及辨文学应用。著名学者吴宓认
为:“兹所谓国学者,乃指中国学术文化之全体而言。”胡适则认
为:“中国的一切过去的文化历史,都是我们的‘国故’;研究这一切过去
的历史文化的学问,就是‘国故学’,省称为国学。”现代一般人对“国
学”的理解,大多沿革于胡适。
然而,不管学术界如何争议,构建国学的基础为国故,也即中国传
统文化,却是明确而不变的,那就是:以先秦经典及诸子学为根基,涵
盖(两汉)经学、(魏晋)玄学、(隋唐)佛学、(宋明)理学和同时
期的汉赋、六朝骈文、唐宋诗词、元曲与明清小说及历代史学等一套我
国所特有而完整的文化、学术体系。这个基础体系如果用我国传统的分
类法来区分,便是恢弘而灿烂的经、史、子、集四部。
随着中国现代化进程的深化,“国学”在经历半个世纪的被冷落后,
近来却又以“国学热”的形态兴隆起来。“国学热”,已成为当前中国文化
发展中一个引人注目的重要现象。然而追本溯源,当今的“国学
热”与“五四”运动前后对国学的提倡却有所异同。当时“国学”概念的提
出与确立,是相对于“西学”而言的,就此而言,现在的“国学热”与百来
年前一脉相承。然而,如果说当时的国学提倡,更多地体现于严肃的学
理、学术层面上,那么当前的“国学热”却具有明显的普泛性。这种普泛
性有其深刻的底蕴:不仅是学术界,上至中央、下至百姓的整个中国社
会都在苦苦地探究,在世界视域的今天,以价值观为核心的中国文化究
竟应向何处去?然而凡事一经普泛,尤其在普泛以至形成“热”潮之际,
便需要一份冷静,以免“热”潮流于浮泛,堕于时俗。在“让历史文化走......
评论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