死刑适用研究
- 资料大王PDF
-
0 次阅读
-
0 次下载
-
2024-05-15 22:56:26
微信
赏
支付宝
文档简介:
版权信息
书名:死刑适用研究
作者:王占启
排版:庆祝
ISBN:978-7-5162-0230-2
版权所有·侵权必究
总序 学术、学问与学术传统
所谓学术,据《辞海》解释,是指较为专门、有系统的学问。而学
问则是学习、问难。 做学问、搞学术是一个艰苦的过程,它既要有努
力的学习又要有潜心的沉思,来不得半点马虎,几乎没有任何捷径可
走。严格说来学问与学术还是有一些区别的。何怀宏说:“学术是大家
的,学术乃天下之公器,有规有界。学问是个人的,学问乃自我之心
得,无端无涯。” 对大部分人文学科的学者来说,做学问主要是在书
斋里面,得耐得住寂寞。虽然学者们要面对现实,但只有经得起冷板凳
的磨练才能产出真正的学术。做学问讲究个人的修养,是把思想变成文
字的过程。思想一旦变成用文字表述的作品,学问就成了学术成果。创
新性的学术成果就是书斋里的革命,而“革命”性的学术是促使社会进步
的精神力量。然而,学问是怎样产生,又是如何变成学术的呢?
梁启超先生认为,将世界纷繁复杂的东西作为做学问的资料进行疏
理分类、归纳整理,这就是能力。有了这种能力,“思想乃起,有思想
故,斯有议论,有议论故,斯有学问”,“则凡学术关于有形实物者,其
基础可知耳,何也?学固以实验为本,而所谓实验者,自有一定之界,
苟不驰于此界之外,则其实验乃可信凭。界者何?物之现象是也。若贸
然自以为能讲求庶物之本相者,则非复学术之界矣”。 梁治平在总结
他的学术经验时也讲到,当以学术的方式来审视自己的感受和结论的时
候,就必须达到一种理性的自觉,要向自己,同时也向所有其他人,提
供一些经得起检验的论据,并且公开自己的论证方式。自己承担了依靠
理性去证明的义务,那就不仅要公开,而
且要忠实和公正。古人说,学术乃天下公器,同样包含这一层道
理。自己依此去做,实际是在尽学者的本分。结论其实并不重要,要紧
的是隐藏在结论后面的东西。 确实,这里面既有学术意境,也有学术
方法,更重要的还可能在于学术的创新。学问与学术的真谛在于不断的
创新,为社会不断地补充精神食粮。
学术创新是当下学界最重要的理念。然而,要真正对学术有所贡献
则需要诸多的条件,起码对一个学者来说:要切实领悟学术的价值;要
具备良好的学术意境和深厚的文化底蕴;要有正确的逻辑思维方法;在
某种意义上还要有学术系谱的传承。邓正来在《深度研究与自主发展》
一文中介绍说:美国著名文化人类学家吉尔兹遵循韦伯比较行为与行动
的理路,对“眼皮痉挛”(行为)与“递眼色”(行动)作比较得出结论:
前者只是动作,而后者却是有意义的动作。文章还介绍了F. Crews为西
方反实证主义的知识运动的检讨对我们的启示:“一个优秀学者最重要
的标志就是对先验结论‘抱有一种本......
评论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