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诗解构
- 资料大王PDF
-
0 次阅读
-
0 次下载
-
2024-05-05 20:42:25
微信
赏
支付宝
文档简介:
版权信息
唐诗解构
作 者:洛 夫
责任编辑:于奎潮 王娱瑶
责任校对:蓝 潮
目
录
版权信息
自序
登幽州台歌
回乡偶书
登鹳雀楼
宿建德江
春晓
芙蓉楼送辛渐
闺怨
竹里馆
鸟鸣涧
鹿柴
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
终南别业
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
下江陵
月下独酌
送友人
玉阶怨
将进酒
访戴天山道士不遇
长干行
凉州词
旅夜书怀
春望
登高
天末怀李白
客至
枫桥夜泊
秋夜
滁州西涧
题都城南庄
题破山寺后禅院
左迁至蓝关示侄孙湘
乌衣巷
春词
问刘十九
花非花
望月怀远
江雪
寻隐者不遇
题金陵渡
赠内人
马诗二十三首之四
江南春
泊秦淮
登乐游原
锦瑟
无题
宿骆氏亭寄崔雍崔兖
夜雨寄北
金缕衣
回眸中的审视与超越
自序
近年来我写了一系列的“古诗新铸”的创新作品,冠以总题“唐诗解
构”,乃我个人从事诗歌创作以来另一项突破性的实验工程,一种谋求
对古典诗中神韵之释放的企图。我不是恋旧,更无意复古,而是希望从
旧的东西里寻找新的美,发掘所谓“意在言外”的“意”中潜在的诗质。无
疑的,这是一种对旧体诗的重新诠释和再创造,一种试以现代语言表述
方式、全新的意象与节奏,来唤醒、擦亮、激活那曾被胡适等人蔑视、
摧毁、埋葬的旧传统,并赋予新的艺术生命。这种思考与做法也很可能
被视为一种徒劳,不过我相信,这是翻新传统、建构中华新文化的一项
值得一试的工作。
幼年启蒙之初,我曾读过三年私塾,无非《三字经》、《幼学琼
林》、《唐诗三百首》之类,入新式小学、初中时开始读《西游记》、
《七侠五义》、《水浒传》、《三国演义》等章回小说,从此奠定了我
初浅的传统文化的根基。念高中时心智日渐成熟,对新文学产生了兴
趣,并学写新诗,但仍未忘情于古典文学中那种内敛蕴藉、简洁练达之
美。来台后受到西潮影响,开始全方位地向西方现代主义倾斜,初期不
自觉地与当时一般年轻诗人高分贝地叫喊反传统,乃至多年后,自小潜
伏在血脉中的古典文学因素,似乎在一夜之间突然苏醒,并清楚意识
到,文学的正常生成与茁壮,不仅需要外来新兴美学思潮的挹注,同时
也需要重新评估传统文化的价值,并发掘、摄取古典文学中那种万古常
新、不可取代的优质元素。这时我已接近中年,一方面从旧文学中汲取
创作所需的养分,再一方面使其与富于现代性的创作进行有机性的融
会。其实在这方面,我已投注不少的心血,做了大量的工作,这在我中
期的作品中当可窥其端倪。然而环顾今天年轻诗人的走向,发现更趋极
端,语言过度西化这且不说,对古典文学嗤之以鼻,对唐诗不屑一顾,
尤令识者侧目。感叹之余,我便想到利用......
评论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