鬼蜮世界——中国传统文化对鬼的认识
- 资料大王PDF
-
0 次阅读
-
0 次下载
-
2024-04-27 18:18:29
微信
赏
支付宝
文档简介:
鬼蜮世界 ——中国传统文化对鬼的认识
作者: 林礼明
责任编辑: 王依民
出版发行: 厦门大学出版社 电话:286128
社址: 厦门大学邮政 编码:361005
排版: 福州三星电脑排版有限公司激光照排
印刷: 福建新华印刷厂
开本: 787×1092 1/32
字数: 182千字 印张:9.5
版次: 1993年5月福建第2版
印次: 1993年5月福建第1次印刷
印数: 1—10000
ISBN 7-5615-0609-0/G·81
定价: 5.60元
序
我生平从未见鬼,也绝不信鬼,但鬼故事倒听过很多,鬼书又看了
不少。儿时,夏夜乘凉,老是缠着大人不断地谈狐说鬼;十一二岁开始
便废寝忘食地看《聊斋志异》、《子不语》、《谐铎》、《萤窗异草》
……遗憾的是“鬼事”懂得虽多,却不会说“鬼话”和出“鬼点子”,
因此这几十年活得挺累。
人制造了鬼,却信鬼、怕鬼。这大概和人制造了飞机、坦克、原子
弹、毒瓦斯……,对它们的威力既相信又害怕一样。人总是充满自信
的,对自己制造的物质或精神产品难免会“敝帚自珍”。要不“自己文
章,别人妻子”又作何解释呢?当然,要说清、讲透这些道理完全可以
写一篇博士学位的学术论文。我既没有这种兴趣,又缺乏专门知识,注
定是不会动笔的了。因此只能作一番不伦不类的比较。
或曰:我们是世界上最相信鬼神的民族。但无论从何种意义上说都
没有必要自我陶醉或妄自菲薄。因为比我们更相信鬼神的民族还有的
是。不过中国的鬼神特别多(这与国人的想象力特别丰富有关);鬼与
神的界限又极为模糊,“鬼话”、“神话”究竟应如何严格区分,孤陋
寡闻的我至今仍不甚了了。也许这倒可以算是中国的“特色”之一吧。
谈鬼、写鬼不绝如缕。形形色色的鬼都堂而皇之地进入形形色色的
文艺作品中充当形形色色的角色。或假恶丑,或真善美。前者则属鬼的
本质;后者主要在于说明人不如鬼。中国的“鬼文化”确是根深叶茂,
源远流长。如今“文化”盛行,“茶文化”、“酒文化”、“饮食文
化”、“装饰文化”……名目之多实在令人记不胜记。我想在“文
化”的大家族中再加上“鬼文化”这个成员还不至于有伤大雅吧!
林礼明君作《鬼蜮世界》一书,让我帮他审稿,这倒真成了名符其
实的“先睹为快”。书中旁征博引,对芸芸众鬼作条分缕析;却又要言
不烦地加以评述,点晴之笔或褒或贬亦庄亦谐。通读之后,使我这个自
幼听熟鬼故事、看烂鬼书的古稀老人,都不得不佩服作者涉猎面之广和
写作态度之严肃认真。既然带“文化”的书已出过许多,还拥有不少的
读者;那么就让《鬼蜮世界》作为“鬼文化”的论著付梓,我想爱看它
的也一定大有人在。
礼明君请我为《鬼域世界》作序,我是不胜......
评论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