细节里的中国
- 资料大王PDF
-
0 次阅读
-
0 次下载
-
2024-04-14 20:43:58
微信
赏
支付宝
文档简介:
目录
行进中的中国
北京:一个无处挂鸟笼的城市
创造印象
在中国度过的童年
1985年,我来到中国
爱北京的问题
中国·日子·爱
人在锦胡同
给我送张明信片
中国故事
行进中的中国
RonenSteinberg(以色列):生于以色列特拉维夫,现为芝加哥大
学研究员。
浦东,这个跨越黄浦江的上海新金融中心
这里弥漫着与纽约的SOHO一样的氛围,这里飘着与伦敦或东京一
样的轻柔音乐
从20世纪20年代的殖民主义,到今日的小资和“创新阶层”
而这之间的岁月,那些共产主义的岁月,人民的岁月
不管那些岁月现在看来如何灰暗,正在被小心翼翼、而又体面地慢
慢抹去
我第一次到中国来,是为了一个婚礼,我自己的婚礼。我妻子是中国
人。我们在芝加哥邂逅。她是我遇到的第一个中国人。我们在中国举办
了婚礼,之后去了好几个城市,比如天津、北京、上海、阳朔。那是我
第一次到中国,但那次当我离开中国的时候,我已经拥有了一个中国的
新家庭。
之前在我的大部分人生中,我对中国知之甚少。我到哈尔滨的时候,了
解到20世纪初期,在那个城市里曾经有一个兴盛的犹太社区。更让我惊
讶的是,就在我们婚礼之前的两天,当时的以色列副总理、现在的总理
奥尔默特访问了哈尔滨,并且参观了一个关于犹太人在哈尔滨历史的特
别展览:原来,他的父亲就是当时居住在哈尔滨的犹太人。我们参观哈
尔滨犹太公墓的时候,我不禁心中暗想:我是我的妻子遇到的第一个以
色列犹太人,而她是我遇到的第一个中国人,可现在我们来到这里,我
们彼此的文化与过往,相互交织,相互接触,然后分离,接着又开始交
织,如此循环。那是2004年的夏天,是我第一次到中国,也是迄今为止
唯一一次到中国,但那不会是最后一次。
在别人眼中
中国人听说我是以色列人的时候,似乎并不感到有什么特别。许多人在
听到中文的“以色列”三个字时,却以为我是从冰岛来的,因为在英语里
这两个单词的发音相近。但是,每个人一听到我是犹太人时,就非常惊
讶。我在这里遇到的几乎每一个中国人,都跟我说“犹太人,很聪明的
民族”这样的话。我不知道,他们为什么全都这么想。也许他们以前遇
到的犹太人不多吧。
这没错,在中国,我是“其他人”。可我从来也不是“其他人”,至少不是
像这样的“其他人”。但在这里,我的“其他人”身份却是如此鲜明,这首
先是因为我的外貌。我看起来跟别人不同。在别人的眼里,我与众不
同,这真是一种有趣的体验。
我到中国的第二天就有了这种感觉。我们当时正坐在从北京的郊区开往
市区的地铁里。正是清晨的上班高峰,地铁里非常挤。等我们好不容易
连推带挤地进了地铁列车,我只看见一片人的脑袋。我立刻就意识到了
两件事:第一,我的脑袋比别人的都高;第二,别人的脑袋都在盯着......
评论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