柴静•刘瑜:自由从何而来
- 187*324
-
0 次阅读
-
0 次下载
-
2024-03-17 20:47:49
微信
赏
支付宝
文档简介:
目录
自由从何而来
柴静的旅行
“牛逼吗?这才叫人生”
“我只是不喜欢‘被安排的感情’”
“盖好被子,乖!”
“各个声音都对我不满意”
“一个人不需要再对另一个人建立虚妄的期待”
“做完了一天的功课,我们来尽情欢乐……”
你怕你名字上面沾染尘埃呢?对自己不要有洁癖
我没机会再去问他
初到央视,全方位的溃败
主旋律报道怎么做
你要做,你不做你不安,对不对
“女里女气”是贬义词,女性化是好词
如果我不觉得那是侮辱,这就不是侮辱
一堂民主课
“使人困惑”而非授人真理
有多少人能将宪法比作一只兔子
“吞下红药丸”的瞬间
行走在“好学生”轨道上的女孩只是等待被激活
你也不知道以什么方式在什么时候发芽
政治不可能使你变美,但事关人的尊严
你自己选择睁不睁开眼睛
祛魅化不可避免,不管它是不是好事
民主是一种很酸性的东西,一定需要一些碱性的东西来中和
大家都口渴的时候你突然开始卖水
我的目的是让人困惑
你不能一边上钩一边又说怎么拿诱饵诱惑我
我曾经特别担心自己怨恨这个孩子
自由从何而来
文|赵涵漠 包丽敏
为什么选柴静和刘瑜两人一起上封面?
首先她们都践行着自由精神;柴静视顾准为精神教父,为他写下《向自
由致敬》,认为学术自由和思想自由是民主和社会进步的基础;刘瑜也
想和“文革”中的顾准一样,“一个人就像一支队伍,对着自己的头脑和
心灵招兵买马,不气馁,有召唤,爱自由。”
当然还能找到不少理由:两人都是靠自身能力拥有在公共领域话语权的
女性;都有柔美的外貌但一旦发声就不无犀利;都有自己的拥趸和不可
小觑的影响力。
但没有一个理由像刘瑜自己对我们的表述那么有力:“我想之所以把我
们想在一块,不是因为我们俩有多么相像,而是可能像我们这样的人太
少了。”
柴静的旅行
文|赵涵漠
《人物》记者跟随柴静一路从广州,到深圳,再回北京,我们更换了各
种交通工具——火车、汽车、飞机。“没关系吧,要在意的是自己做的
事情。我只会慢慢说给愿意听的人,与什么为敌很没必要。”
1000多人挤在广州方所书店外面,还有另外1000多名幸运者正在里面焦
急地等待。这是2012年12月22日下午7点,柴静女士的新书《看见》的
分享会即将开始。有人提前5小时在此排队,因为闷热,手里攥着的新
书都被汗湿了大半本。长长的队伍从书店门口朝两个方向甩去,商场派
出近10名工作人员维持秩序。店门已经关闭,可前面有些微声响就会引
起后方的喧哗:“已经来了?已经来了?”
但当柴静从人群后面经过时,只有一个迎面而来的女孩捂着嘴,小声跟
同伴说:“是她啊。”此外,再没人认出这个他们花费几个小时等待的
人。尽管她没有刻意掩饰自己,抬着头向前走,穿着浅灰色的毛衣外
套,......
评论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