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位共同体的变迁与城市社区重建
- 187*324
-
0 次阅读
-
0 次下载
-
2024-03-17 17:56:06
微信
赏
支付宝
文档简介:
导论
如果将美国哈佛大学教授华尔德1986年推出的《共产主义社会的新
传统主义》一书作为单位研究起点的话,那么,到今天单位研究作为一
个学术研究话题的兴起实际上还不到30年。但我们在盘点此领域的研究
成果时,会发现,单位研究展开的时间虽然短暂,却已取得了一些颇具
影响的研究成果。学界似乎也已公认:“单位”已成为理解现代中国社
会最为关键的研究领域,任何试图对1949年后社会主义中国做出研究和
解释的著作,都无法回避和绕开“单位”。单位研究之所以获得如此影
响,主要是因为在社会主义初期的中国社会,单位制不是一般性的组织
和制度,而是中国迈向现代化的进程中建立的带有总体性的组织制度设
计,它决定了现代中国社会的总体结构和体制;同时也是因为单位研究
恰好与中国的改革开放相同步,单位研究的发轫和展开的过程,也正是
单位制度变迁以及走向解体的历史时期,学术研究与现实的社会制度变
革相激相荡,自然会产生与一般学术研究所不同的社会反响。
迄今为止,单位研究主要是循着“组织研究”、“制度研
究”、“统治—控制研究”等角度展开的。而从2000年前后开始,伴随
着单位制度的变迁和社区建设的勃兴,学界出现了颇具特色的“单位—
社区研究”。从总体上看,“单位—社区研究”捕捉到了转型期中国社
会变迁的一个极其重要的领域———社会体制的转换问题,即在单位全
能社会走向消解的过程中,新旧社会体制如何转换。本书即试图将单位
制看作是一个高度组织化的特殊形态的共同体,从“单位共同体”的变
迁及城市社区重建的视角展开研究。谈及当代中国城市社区建设和发
展,人们常将其与单位制联系在一起,强调二者间异常复杂的互动关
系。但学术界一般都是将“单位制度”作为一种全国性的、普遍的制度
和体制纳入研究视野的,很少将其置于不同空间和地域文化背景下,探
讨其具体的多元意义的变异,亦未关注研究单位不同类型的存在。鉴
此,本研究将“地方性”变量引入“单位社区”研究,从“单位共同
体”起源、形成及变迁的研究视角出发,以老工业基地若干超大型工业
社区为研究个案,揭示单位体制变革背景下城市社区发展的模式与经
验,深刻体认其深层内涵,以丰富中国语境下城市社区建设理论,解
决“单位共同体”变迁背景下城市社区重建等理论难题,较好地完
成“单位社会”的转化过程。
一、“共同体”、“社区”、“单位共同体”
(一)共同体、社区理论的起源及发展谱系
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中,“共同体”(Gemejnschaft)是一个最富
有阐释空间的概念,其小可以是一个家庭、家族、群体,中可为阶级、
组织、利益群体,大可以为一个民族、国家甚至天下、世界。同时,共
同体也是最容易被误用的概念。“共同体......
评论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