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PDF电子书资源免费下载网

上传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PDF图书 > 畅销书 > 小蜜蜂全站 > 唐诗小札

唐诗小札

  • 187*324
  • 0 次阅读
  • 0 次下载
  • 2024-03-17 17:44:15
二扫码支付 微信
二扫码支付 支付宝

还剩... 页未读,继续阅读

免费阅读已结束,点击付费阅读剩下 ...

¥ 0 元,已有0人购买

免费阅读

阅读已结束,您可以下载文档离线阅读

¥ 1 元,已有0人下载

付费下载
文档简介:

前言 上世纪60年代初,当《唐诗小札》面世,广州新华书店竟然出现了 排队争购的场面。从此它一纸风行,风靡了大江南北!至今,仍然有不 少人认为:《唐诗小札》哺育了几代人的中国古典诗歌修养和爱好。 其实,以类似小札这样的形式谈诗词,并非《唐诗小札》首创,在 它之前,已经有人使用过它。有趣的是,近几十年来,受《唐诗小札》 启示而发扬光大的各种“鉴赏辞典”,吸引了更多人前来一试身手,但 是,却还没有谁能够把《唐诗小札》比下去。 《唐诗小札》的成功是毋庸置疑的。 对于它何以能够成功,尚吟先生指出两条:一是作者对于唐诗具 有“深入”的理解,二是其优美“如散文诗”的文笔。说得都对,但我以为 还可以补充一条,就是它的富于“知识性”与“趣味性”。 “知识性”和“趣味性”对于《唐诗小札》其实相当重要。因为通俗地 谈篇幅短小而不算深奥的唐诗,要敷衍成篇并不容易,而要做到各篇自 具面目,使人读数十篇而不生雷同之感,欲罢不能,更是谈何容易!单 凭疏解文义和优美文笔,是办不到的,这就要发挥“知识性”与“趣味 性”的长处。照我看,《唐诗小札》的成功,一半有赖于此。这里所 谓“知识性”并不等于有知识,读书人往往并不缺少知识,但容易受知识 所拘囿,成了知识的奴隶,他的知识不能够和自己的文笔融为一体,只 是些死知识。逸堂老人则不然。丰富庞杂的知识贮藏在他脑中,他是主 人,知识则好比是招之即来挥之即去的奴仆,他运用知识,挥洒自如地 引领读者出入古今,上天下地,纵横四海,而绝无掉书袋、说名理的冬 烘气。 “趣味性”除了有个高低问题,对通俗读物作者来说,更要紧的是, 对现实社会、对周围的生活,有没有息息相通的广泛的兴趣。把握不到 现代人、一般读者的趣味所在,就无法吸引他们,更谈不上把他们的趣 味提高。哪怕作者有再高的品位,对望望然去之的读者,也只有徒唤奈 何。而要了解读者的兴趣,他们所以“喜闻乐见”,就只有靠实践,从长 期经验积累中悟得,舍此别无他途。逸堂老人置身新闻界而多年从事副 刊工作,使他具备了对“趣味性”这说来有些虚无缥缈之物的敏锐触觉。 老人曾经追述他在羊城晚报副刊工作的经历,其中就说到:“在快满九 年的时间里,经我的手,在《晚会》总共发表了两万多篇长短不齐的文 章、诗词、漫画、照片、剪纸、谜语……之类。《晚会》的宗旨,读者 一看就明白,用那时的话来说,就是‘寓共产主义教育于谈天说地之 中’,强调了它的‘知识性、趣味性’的特点。内容自然是古今中外,上至 天文,下至地理,飞潜动植,文武百工,无所不包。在近九年之间,确 实也绞了不少脑汁,费了不少气力。” 我想,如果逸堂老人早就在大学当教授,或者没有进入新闻界,或 者进入了新闻界却没有到《羊城晚报》主持《晚会》副刊,对“知识 性”和“趣味性......

187*324
187*324
  • 8976

    文档
  • 21.5

    金币
Ta的主页 发私信

8976篇文档

相关搜索

唐诗小札

评论

发表评论
< /0 > 付费下载 ¥ 1 元

Powered by 阿里PDF-免费文档电子书下载

Copyright © PDF电子书资源免费下载网 All Rights Reserved. 皖ICP备2021018472号-4
×
保存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