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个维度搭建自己的知识体系,就别痴迷快速阅读了
- 187*324
-
0 次阅读
-
0 次下载
-
2024-03-17 17:43:59
微信
赏
支付宝
文档简介:
3个维度搭建自己的知识体系,就
别痴迷快速阅读了
这几年快速阅读市场火爆,主张也很简单:牛人都看过几百上千本书,
要变得和他们一样牛逼,你不快速阅读怎么能行!?于是,畅销书+快
速阅读课程开始大行其道:教你一年200本书!20分钟速读一本书!
当然快速阅读不是没有可能。但书有薄厚之差、难易之差,人有知识水
平之差,如果概念滥用,比如200本书、20分钟云云就会误导很多人。
为什么有人读得快呢?认知科学家们经过几十年的探索,得出的一致结
论是:
高手的理解,更多依赖背景知识的驱动,更少依赖文本信息。
新手的理解,更少依赖背景知识的驱动,更多依赖文本信息。
也就是说,阅读速度快,是因为他在这个领域的背景知识更多。
《刻意练习》里就提到一个例子:“对于某则关于棒球比赛的新闻,决
定一个人理解程度的关键,不是他的语言能力,而是他对棒球运动本身
已有多少了解。”
再比如,给小学生看的天文科普杂志,什么太阳系有哪些行星啊、长什
么模样之类的内容,拿给你看,绝对读得飞起,因为有充足的背景知
识。
读书,从更大的层面讲,更是学习的子集(消遣阅读除外),所以我们
应该把焦点从快速阅读挪开,转移到如何积累一个领域的背景知识?方
法有且仅有一个:搭建知识体系。
我有3个阶段性的经验,分享给你。
1、 如何掌握知识?
建立牢固的心理表征。
什么是表征(representation)?比如,猫这个字表征的是现实的猫,地
图表征的是现实的地形,一张花的照片表征的是现实的花。
什么是心理表征(mental representation)呢?即信息在大脑中的呈现方
式。说白了,表征的载体,从文字、地图、照片变成了大脑:
当摄像头变成眼睛,心理表征是你对这朵花的所有感受
一看到蒙娜丽莎四个字,心理表征是脑海里浮现的那幅油画
一听到狗,立马想起了相关特征:长着毛、四条腿、吃骨头等等
为什么一听到狗,就立马想起相关特征呢?因为心理表征存储在我们的
长期记忆区 (long-term memory),一听到「狗」这个字的线索,大脑
会自动从长期记忆区里提取与狗相关的信息,进入思考空间——工作记
忆区 (working memory)。
注意,牢固的心理表征,并不是常识里的「记住了」,关键在于其能够
自动化地调取。
做英语阅读题碰到一个似曾相识的单词,得搜索枯肠,才想起来是什么
意思,就说明心理表征不牢固。有的甚至几乎没有心理表征,比如广义
相对论,说的是什么?多数人可能只知道这是爱因斯坦提出来的。
“通过以多种方式应用我们从自己的经验中获得的知识,认知才得
以进行。理解知识如何应用的前提是理解它如何在人脑中表征
的。”
——认知心理学家安德森(J.R.Anderson)
掌握......
评论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