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型批评的理论与方法
- 187*324
-
0 次阅读
-
0 次下载
-
2024-03-07 22:50:06
微信
赏
支付宝
文档简介:
版权信息
书名:原型批评的理论与方法
作者:叶舒宪
责任编辑:梁菲
责任校对:王红凯
装帧设计:田东风
目
录
版权信息
总序
第一章 导言
一、神话“复兴”的文化背景
二、什么是“原型批评”?
第二章 原型批评的理论渊源
一、弗雷泽:神话与仪式原型的发掘人
二、荣格:集体无意识的探险者
三、卡西尔:象征哲学与神话思维
第三章 原型批评的理论体系
一、神话与原型概念的由来及发展
二、弗莱的文学人类学
三、原型模式:从西方到中国
第四章 原型批评方法的应用
一、剑桥学派:仪式与文学发生
二、荣格学派:原型心理学
三、原型的文化价值研究
四、原型的语义学和语用学研究
第五章 方法的综合运用的实例——人类第一部史诗解读
一、《吉尔伽美什》史诗的发现
二、表层结构:情节母题及来源
三、从原型观点探索深层结构
四、超越死亡:英雄-太阳原型的本义
五、哲学结论:从原型结构看象征思维
第六章 原型批评的特点与局限
一、宏观中的微观
二、文学经验的系统化
三、内容升华为形式
四、重认知而轻判断
总序
2018年,正值中国改革开放40周年纪念之际,陕西师范大学出版总
社推出“中国文学人类学原创书系”,对改革开放的时代大潮在人文学界
催生的这个新兴学科,给出一个较全面的回顾与总结,以便继往开来,
积极拓展人文学科的教学与研究新局面,可谓恰逢其时。
50后这代人的青春岁月,激荡在汹涌澎湃的“文革”浪潮之中。“文
革”后的改革开放,相当于天赐给这一代知识人第二次青春。1977年恢
复高考,我们在1978年春天步入大学校园,那种只争朝夕、如饥似渴的
求学景象,至今仍历历在目。改革开放带来“科学的春天”,也第一次带
来人文科学方面的世界景观。正如改革的基本方向是向发达国家学习市
场经济模式一样,人文学者们也投入全副精力,虚心学习借鉴国际上先
进的理论与研究方法。“神话-原型批评”就是当时的新方法论讨论热潮
中,最早进入我们视野的一个理论流派。1986年我编成译文集《神话-
原型批评》时,先将长序刊发在《陕西师范大学学报》上,文中介绍原
型理论的宗师弗莱的观点时讲道:
物理学和天文学形成于文艺复兴时期,化学形成于18世纪,生物学
形成于19世纪,而社会科学则形成于20世纪。系统的文学批评学知识到
了今天才得以发展。……正像自然科学体系的建立有赖于把握自然界本
身的规律。一部文学作品,它所体现的规律性因素不是作家个人天才创
造发明的,而是在文学的历史发展中,在文化传统中所形成的,这种规
律性的因素就是原型。
从文学史的考察中可以看到,文学作为一个有机整体,植根于原始
文化,最初的文学模式必然要追溯......
评论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