宇宙的精灵_通俗量子力学史
- 187*324
-
0 次阅读
-
0 次下载
-
2024-01-14 18:33:09
微信
赏
支付宝
文档简介:
目录
序言
欢迎辞
第一篇 首义
第一章 擦枪走火的第一枪
第二章 长反骨的年轻人又挑战端
第三章 北欧海盗再下一城
第二篇 内战
第四章 梦幻金三角
第五章 王子的革命
第六章 孤岛政变
第七章 情系玫瑰山谷
第八章 波粒之乱
第三篇 立宪
第九章 上帝之鞭和上帝之手
第十章 一个人的战争
第十一章 确定性的终结
第十二章 波粒共和
第十三章 月亮和骰子
第十四章 板块漂移
第十五章 原子不是原子
第十六章 罗马军团
第十七章 盗火者
第十八章 二次紫外灾难
第五篇 虚空
第十九章 呜咽的黑洞
第二十章 灵动的宇宙
第二十一章 归来兮以太
第二十二章 宇宙的琴弦
主要参考书目
序言
在西方,一些物理学家提出这样的问题:如果一个人未读过莎士比亚的
著作,会被认为没有教养;但是一个人不知道牛顿、爱因斯坦的理论,
却不被看做没有文化。这不奇怪吗?于是他们仿照“艺术欣赏”、“歌剧
欣赏”那样,在大学开设起“科学欣赏”、“物理欣赏”课来。
——摘自吴翔等编著《文明之源(物理学)》(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出版)
说得有道理呀!我们不懂透视、构图和色彩,却可以欣赏画作;不懂编
剧、作曲和表演,也可以欣赏歌剧;那么我们不掌握艰涩难懂的数学,
背不下多如牛毛的物理定律,为什么就不能欣赏科学呢?
答案是,文学艺术这类产品被制造出来就是供人欣赏的,没有欣赏性,
这种产品就失去了产生的依据。而科学的功能则不是供人欣赏,而是供
人使用,是人类认识世界和控制自然的工具。没听说一把锤子因其不够
胡里花哨而卖不出去的。用逻辑实证主义的话来说就是,文学艺术有形
而上(超验)的价值,科学有形而下(经验)的意义。在艺术欣赏中,我们
提高了审美情趣,在文学欣赏中,我们获得了善恶观念,这些都是在不
经意间产生的价值。那么科学理论有没有形而上的价值呢?太有了!因
为科学理论不仅仅产生技术,从而制造器物,她自身还内禀着精神和文
化。
如果以1687年牛顿的《自然哲学的数学原理》为现代科学体系建成的标
志的话,在西方,科学还有着一个长达两千年的前史。最早可以追溯到
公元前6世纪的希腊哲学家泰勒斯,他的“水是始基”的论断,开启了以
一个统一的理论完整地描述整个世界的探索征程。科学在中国则不是一
个文化长期发展的逻辑结果,国人的科学启蒙是近代帝国主义在1840年
的鸦片战争中用船坚炮利给上的课,接着是18世纪末引进西方工业的洋
务运动,以及19世纪初新文化运动对“德先生”(民主)和“赛先生”(科学)的
呼唤,近代落后的中国人向西方科学张开了热情的怀抱。“海归”胡适,
在民主和科学的美国浸淫了一周,对近代中国的思想变轨就有了一个高
屋建瓴的视角。他说,在中国民主和科......
评论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