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感觉开始》
- 资料大王PDF
-
0 次阅读
-
0 次下载
-
2023-12-26 22:26:23
微信
赏
支付宝
文档简介:
目录
未来最好不要由我们决定(代引论) /00 1
从感觉开始 /019
信号、句子与词 /030
关于语言的讨论 /043
论名称 /053
说大小 /077
哲学概念翻译的几个问题 /090
感人、关切、艺术 /107
何谓“自然” /120
关于谈话的谈话 /122
哲学的用途 /128
中国思想的位置 /133
分殊文化,共同世界 /141
关于相对主义的对话 /147
五味盐 /162
浪子拉摩与哲人
/170
德国古典哲学与德国文化
/173
此在素描
/187
烦、操心、关切
/192
在语言的本质深处交谈
/197
为辩解进一言
/210
编后小记
/222
第二版附记
/223
为年深日久的共同思考
献给嘉曜
未来最好不要由我们决定"
学生:陈老师,我们今天是为《学园》文化评论副刊来访谈,所以准备谈些比较轻松的话
题。
陈嘉映(以下简称“陈”):这最好,谁都有腻烦了艰深话题的时候。
学生:首先请您介绍一下个人生平。
陈:我1952年生于上海,普通干部家庭,1958年,父亲到北京筹建轻工业学院,全家迁
到北京,我那一年上小学,读到中学二年级,开始了文化大革命。文革之中故事当然特
多,但是不算生平。1968年到内蒙白城地区插队,在那儿待了8年,我插队的感受和很多
人不一样,我特别喜欢那个地方,那段时光。
学生:为什么呢?
陈:我想首先是因为那个年龄好哇,从十六岁到二十三四岁,可以说是黄金时代吧,那感
觉什么都挡不住。1976年回到北京,闲逛了一阵后,1977年恢复高考,我考上北大西语
系,读德语专业。那时候可以随便考研究生,没有什么限制,我在1978年5月考上北大外
哲所,读了3年,1981年毕业,论文写海德格尔,导师是熊伟先生。毕业后留校,1983
年11月出国,在美国宾州州立大学。其间两次回国,长的一次待了将近一年,即使在美
国,和国内的联系也挺多,应赵越胜、甘阳的请求,写了《海德格尔哲学概论》,那是
1987年、1988年,写了一年多,可惜后来有
*本文由周濂、陈岸瑛根据他们对我的一次采访整理成文,曾以《林中路:一个思想者的文化漫步》为题刊登在北大哲学系的内部刊物《学园》1997年7月号上。后应刘梦溪先生
之请对该文中的一些论题作了进一步的阐发,交给《中国文化》,预期在1999年17-18合刊发表。
些风风雨雨,直到1995年才出版。1990年写好博士论文,题目是《名称、意义与有意
义》,这篇文章的部分内容在《中国现象学与哲学评论......
评论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