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书五经(全二十一册套装)
- 资料大王PDF
-
0 次阅读
-
0 次下载
-
2023-10-26 23:24:23
微信
赏
支付宝
文档简介:
总
目
录
春秋左传 一
春秋左传 二
春秋左传 三
春秋左传 四
春秋左传 五
春秋左传 六
春秋左传 七
春秋左传 八
尚书 上
尚书 下
诗经 上
诗经 中
诗经 下
论语 大学 中庸
周易 上
周易 下
孟子
礼记 一
礼记 二
礼记 三
礼记 四
前言
中国史学的发轫期,根据现存的文献,当在西周、春秋时期。所
谓“《三坟》《五典》《八索》《九丘》”,仅是传说,是否史籍,
真伪难辨。只是到了西周、春秋时代,才有完整的史书,如周王朝有
《周书》《周志》,郑国有《郑志》《郑书》,楚国有《楚书》《杌
梼》,晋国有《乘》。墨子说:“吾见百国《春秋》。”(《隋书·
李德林传》及《史通·六家》篇引)说明《春秋》是当时各国史书的
通称。只是这些史书绝大部分已亡佚,其体制与内容,当然也就无从
知道了。流传至今的,只有《尚书》《春秋》等少数几部史书。
《汉书·艺文志》有云:“古之王者世有史官。君举必书,所以
慎言行,昭法式也。左史记言,右史记事,事为《春秋》,言为《尚
书》,帝王靡不同之。”记事的史书为《春秋》,相传为孔子所修
订。这是中国第一部编年简史,也是最早的私家所著的历史著作。
《春秋》的记事,从鲁隐公元年开始,就是隐、桓、庄、闵、僖、
文、宣、成、襄、昭、定、哀十二公,按照这十二公的次序来记载历
史大事,从鲁隐公元年(周平王四十九年,前722)到鲁哀公十四年
(周敬王三十九年,前481年),共记二百四十二年间的历史事件。
《春秋》的内容以鲁国为主,兼及周王室和其他诸侯国。
作为一部以记事为主的编年体著作,《春秋》的首要特点是有了
明确的时间顺序。作者“以事系日,以日系月,以月系时,以时系
年”(杜预《春秋经传集解序》),按时序将历史事件排列起来,有
所取舍,有详有略。这一点,比之《尚书》是一大进步。《尚书》没
有时序,为后人从发展演变的角度认识历史带来许多不便。《春秋》
编年的记史方法,不但是史学方法论上的创新,也是历史观的发展与
进步。《春秋》的编年记事,为读者提供了一个宏观地审视历史流变
的依据,客观上也反映出作者历史演变的史学观念。这是史学观的一
大进步,对后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春秋》的第二个特点就是记事“谨严”。(韩愈《进学解》
说:“《春秋》谨严。”)所谓“谨严”,指的是遣词用字一丝不
苟。这个风格,源自《春秋》的“书法”。举例来说,《春秋》隐公
元年记载:“郑伯克段于鄢。”《春秋左传》中有一段解释《经》文
的话:
书曰:“郑伯克段于鄢。”段不弟,故不言弟;如二君,故
曰克;称郑伯,讥失教也;谓之郑志。不言出奔,难之也。
意为共叔段与兄争国,不像个做弟弟的......
评论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