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acebook效应]大卫·柯克帕特里克
- 资料大王PDF
-
0 次阅读
-
0 次下载
-
2023-09-30 08:44:46
微信
赏
支付宝
文档简介:
理解社会网络化
中国社科院信息化研究中心秘书长、《互联网周刊》主编
姜奇平
读了这本《facebook效应》,我第一次产生重新推敲sns(social networking services)译
法的感觉。
现在把sns译成什么的都有,如社会化网络服务、社会性网络服务、社交网络服务
等,我认为准确的译法也许应是社会网络化服务。
因为在了解了facebook的历史,特别是进一步了解了sns的缘起和初衷后,就会发觉人
们对sns的一个相当普遍的理解,也许是不准确的。对于sns,目前人们强调的重心,一直
放在社会或社会化上,但sns实际的重心在社会网络化,也就是社会资本化。
理解社会资本化与社会化的区别,就成为读这本书获得的最有价值的启发。
从表面看,包括facebook在内的sns网站给人们印象最深的就是,呼啸山林式的事件。
例如书中所举的,哥伦比亚人通过facebook发起的有l 000万人参加的反farc全国大游行,
以及1 000人参加的枕头大战等。 似乎facebook最大的优势就是用来聚众。包括facebook的
社交功能,人们看中它的也是,把非社会化的行为,变得更加社会化。
初看起来,用社会化来解释sns,很合理,也符合事实,但细想一下这种理解是误区
的。
我回想起十年前与托夫勒在凯宾斯基饭店的一次对话。我当时为了赞赏他30年前关于
体验业兴起的预见,举了一个体验的例子,就是北京人当年为了足球而亢奋地上街游行。
托夫勒非常不赞成这个例子,而且直摇头。沟通了半天我才了解到原因。原来托夫勒认为
第三次浪潮的体验,是个性化的体验,是小众行为;他反对人们涌上街头的行为,无论是
为了什么原因,认为这种大规模的从众和趋同行为,是第二次浪潮的特征。第三次浪潮的
特征不是大众化、社会化,而是小众化、个性化。当时这给了我很大的震动。
sns确实可以为大规模的社会化推波助澜,正如facebook上发生的各种事实所证明的那
样。但是,这只是一种返祖现象。社会化是工业化的进步之处。sns以更有效率的方式实
现了社会化(无论是聚众还是社交),只不过是新技术与工业化旧有的社会化模式的加强性
结合,是用新技术更好地做旧的事。sns真正革命性的意义并不在这里。
馈赠型经济的内涵,你知道吗
这是本书的华彩乐章。馈赠型经济强调的重心在于分享。分享是一种社会行为,但社
会行为不一定是分享。要区分两种社会化,一种是不分享的社会化,一种是分享的社会
化,sns是指后者。社会网络化的意思,就是分享化,所以社会网络化服务的实际意思,
是分享服务。社会网络是社会资本的别称,社会资本就是可分享资本。
这样的感觉就对了。细想一下,是不是sns的每个行为,都具有分享的内......
评论
发表评论